第24部分(第1/4 页)
1953年7月27日,停火协定签字,朝鲜战争结束。有关双方就以三八线分南北。一边是北韩,一边是南韩。从此,两边各有守军,历史地停在那。朝鲜半岛分成两半,朝鲜人民分开两边,被拒往来,只因政治。中国志愿军在1958年10月局势稳定后全部撤返。相对地讲,美军则需长期继续驻军。任何一个国家要外国长期地武装保护,这种政权的继续存在本身是不健康的,无论在名义上它被称为什么政治。至今南韩如此。台湾亦颇类似。
当然,*在韩战中付出重大代价。据官方的统计,中朝一方伤亡九十万至一百二十万人。美国及联合国盟军合共损失三十万至五十万人。南韩阵亡六十六万。中方承认伤亡三十六万,死171687人,伤廿二万;北韩阵亡报称六十三万。美方官方数字,伤亡约十四万;死36570人,伤十万人。联合国其它参战国伤亡亦超过二万人。
这是美国首次未曾打胜的一仗。朝鲜是一个小地方,竟损失这样多士兵,美国人都希望将它忘记。它被形容为于错误的时间在错误的地方与错误的敌人打错误的一场战争。而这场仗对毛泽东来说也是痛苦的。因他的长子毛岸英在这场战争中被炸死。他是从军到那里打仗的。但从整体来看,对于*,这是一场胜利。伤亡虽然惨重,喝釆填补损失。北京政府得到公认,有无邦交另当别论。没有人想到她能打得这样好。全世界从此对她都刮目相看。参战的收获是,*增加了自信,有能力迎接考验。。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5章,第3节:高岗反党,高层悬案
陈天璇《中国历史何其易下编》现代史
第5章,第3节:高岗反党,高层悬案
第5章,第3节:
高岗反党,高层悬案
高岗反党是一宗透明度不大的高层悬案。长期以来,资料较少。尤其是在中国以外能读到的多属揣度。
高岗事件发生在1953年。主要活动全在*高层。其大致内容是,高岗对刘少奇不满,认为刘不配担当毛泽东第一副手,暗中发起倒刘活动。不久被部份人揭发,在领导圈受到批判。高岗不认罪,最后自杀死。与他同案受到批判的还有饶漱石。所以又叫高饶事件。但是二人资历不同,处理过程亦有分别。饶漱石是以支持者入罪。
这宗事件所以受到*党内以及外间人士关注,因为它是*建国后第一宗高层*案件。而且,部份有关材料透露,此事件涉及毛泽东,并且显示毛曾被误解批评刘变成被理解为反刘,遂增加内情复杂性。
首先,应了解高岗这个人。他原在陕西出生,1926年加入*,是陕北红军及根据地创始人之一。长期在陕甘宁边区打游击及其后的所属红军担任党委书记。抗日后调到东北局任副书记;后升书记、东北人民政府主席、东北军区司令。*建国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1953年初调入北京中央工作,并兼任国家计划委员会主席。此外,他与苏联高层关系密切,曾被怀疑是否里通外国,主要因为高岗曾向苏联建议把中国东北收归为它的第十七个卫星联邦。不过,那是在*建国之前的事情。他当时担任敌后东北政府主席,与苏联签订了贸易援助的条约。他所持的理由就是,如果这样,就不怕美国会进军东北。他是公开讲的,刘少奇亦在场。言词卖国,阴谋未必。其实,若单独从这宗事件判断,他不但直率,而且颇鲁莽。
在*建国后,高岗是政治局委员、国家的副主席之一、军委会委员、六大军区之一东北军区司令。同时,自1952年12月起,全国改组六大行政区,高岗担任东北区主席。其它计为︰华东区饶漱石,华中区*,西北区彭德怀,华北区刘澜涛,西南区刘伯承(*副)。而在共产党组织上,这些人兼该区第一书记;唯一稍有不同是西南区,*是第一书记,刘伯承是第二书记。
值得同时指出的是,同案饶漱石在*中央兼组织部长。这其实是一个非同小可的职位。因为*高层强调搞组织生活。党员的升迁,人才的物色,归这部门管。
据说,高岗的反党活动是从他被调入北京中央工作后才开始的。他在与毛泽东多次约谈之后,开始有所谓「两个中央」的言论。一个是「白区」党中央,一个是「红区」党中央。白区是指刘少奇当年领导的国统区;红区是指毛泽东为首的这批组红军建立根据地的解放区。他认为「七大」决议过份地凸出白区工作的重要性,而降低红区队伍的战斗功劳。在他看来,没有红军,就没有党;甚至如果没有陕北的根据地,就没有后来全国解放的胜利。他因此便强调,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