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第2/4 页)
之抗拒凶兽,建立家园。但仙道功法对人之天赋要求太高,万千人中,只有三两人能习得。羲皇有感于此,创下武道功法,让更多的人有自保的能力。
“依弟子浅见,娲皇、羲皇皆为上古之时有大智慧、大神勇的先圣。但不管仙道功法还是武道功法,都极为繁杂,体系庞大,似非穷一人之力所能创出。现今的功法,是无数先贤智慧的结晶。另外,仙道功法与武道功法,哪个先出现并不好说。”
齐长老道:“哦,这一点你也存疑?”
言欢道:“弟子愚见,故老相传先有仙道后有武道,虽然在情理上说得通,但二者并没有必然关系。再者说,武道以人自身勇武为根基,宜习之人又远众于修仙道者,武道先存于世也并非不可能。”
齐长老呵呵笑道:“你连上古先圣都敢质疑,当真胆子不小啊。”
言欢笑道:“弟子姑妄言之,想来先圣有知,也不会和弟子计较。”
在前世,他这论调可谓毫不稀奇。上古时代先圣的功绩,大多为众人智慧结晶。而从人体工程学上来看,武道功法更便利于人体的开,也更容易在战斗中总结出来。仙道功法就要飘渺多了,千百中人才有一个特殊者能感应到天地灵气,群众基础明显不如武道。
但在齐长老看来,一个十二、三岁的弟子,有此见解可不简单。
这一次中试,言欢表现出来的天资及潜质让齐长老大为赞赏。而不拘于先人之言,凡事有自己的见解,这就更为难得了。
武道修习的路途,是漫长而艰辛的。到了后面的高深境界,每个人的瓶颈都不一样,很难凭借先人的经验实现突破。
如果一味固守成法,便会被现有的条条框框所困,充其量能成为一流。只有跳出来,先将思想置于更高的层次上,才有可能成就一流。这种情况下,修习者的眼界及胸襟就显得极为重要。
………【第40章 齐长老的指点(下)】………
言欢不仅不是武道世家出身,还是小门小户家的子弟。富甲一方的员外,在云鼎门强者的眼中,也不过是个土财主。
齐长老一直有些担心,言欢因出身而限制了眼界。此时看来,倒是多虑了。
他缓缓说道:“仙道功法,对于念力之运用的确神妙。但有高强念力天赋之人太少,绝大多数人根本无缘踏入起始的第一步。武道则不同,几乎人人可习。仙、武两道功法,孰先孰后并不重要,也无优劣之分。”
言欢听得不住点头。武道修行,的确更契合人体工程学以人为本的思想。虽然按比例而言,十个人里,只有一人适合修习。但另外九人也并非不能修习,只是进境会相当有限。这就好比优秀的运动员总是少数,但普通人也可以运动健身。而不像仙道功法,念力天赋达不到要求,根本无法入手。
齐长老又道:“这本笔记中,对念力与武道关系的论述,的确人深省。习武道者若有出色念力天赋,往往事半功倍。我云鼎门史上,便曾出过这种绝之才。”
言欢不由想道,博定瑜或许就是有出色念力天赋的人。自己的念力天赋也不差,说不定也能达到偶像当年的成就。一念及此,心跳陡然快了起来。
齐长老晃了一下手中的笔记,又道:“但写这笔记的智者,有一点想必不曾了解。念力天赋,并非全然不可提升。武道功法,便是一途。大多数人,因念力不够强大,只能困于紫府当中。但元息一生,念力便至。实则元息与念力是同生共存。修习元息,同时也是在修习念力。”
言欢忍不住“啊”地一声轻呼,齐长老这番话可谓一语点醒梦中人。
早在刚修习一刀斩的时候,言欢就悟到念在力先与念随力至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运息法门。但他却由于思维惯性陷入了一个误区。
任何事物的运行与传递,包括光、声、力、神经以及各种物质,都是在连续的空间内的。
所以他一直将念力在体内的运作方式,类比于神经系统。也就是说,念力由紫府出,经过一种类似于神经系统的连续性传导通道,最后作用在元息上。
现在看来,这种想法完全是错误的。念力与元息同时产生,与紫府的联系不通过任何渠道。
在言欢前世的知识体系中,只有四维空间理论才能解释这种现象:三维空间内的不连续,通过虫洞在四维空间内保持连续。
进入精武馆不久,言欢曾试图将徒手一刀斩的战技教给阿姚和沈小飞,但这二人却均无法习成。
言欢觉得,普通人念力不够强大,无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