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页)
凌籣长的比较像他的母亲元妃,真正是面似春花,颜如明月。一段时间不见,本来矮小的他竟然高过了她半个头。
纯净的气质、粉嫩的脸蛋加上发育中有些单薄的身形,让徐思妍在心中惊艳不已。
童男啊……
微眯起眼盯着对面的凌籣出了会儿神——没注意到凌筠已神情莫测的看了她许久,也没注意到凌籣已经被她盯得面色绯红——似乎想到了什么,她突然展颜一笑,天地……瞬间为她失色。
凌筠倏的长身而起,向凌籣道了个歉,说想起还有事,就强拖着徐思妍走出了花园,直接回了东宫。
她还没吃完就被他拖走,心里虽觉得他莫名其妙,却也没费力挣扎,反正没用。
进了偏殿,他驱退了侍从,转过身来看着她。
此时的他,如玉的脸沉静如水,看不出任何情绪,曜黑中泛着些幽蓝的眸深沉若海,她只是站在他身边就感到一股莫名的威压。
这才是他的真面目,不过对她来说也不算稀奇。
在一起纠缠了这么多年,他什么样子她没看过。她了解他甚至胜过了解自己。
她不以为然的抿起唇,自顾自地走到波斯商人进贡的长毛地毯上,闲适的坐了下来。
他眼中闪过一丝迷惘,想开口对她说什么,却欲言又止。
好一会儿他才叹口气道,“你可知道方肇宁昨天秘密进京了?”
“知道。”她手里掌握的情报网可是比朝廷的情报系统毫不逊色。
他微微一笑,又恢复了平常的样子,“他是来要人的。”
“你昨天召我回宫就是为了这事?”她星眸半闭,有些慵懒的斜倚着毯上的小桌。灵力反噬之后,明显精神不济,才吃完饭就有些昏昏欲睡。
他似乎发现了她的异常,走过来紧挨着她坐下,抓起了她的手。精淳的真气从他的手上暖融融的传来,她顿时感觉舒服了许多。
“这事当时就是你处理的,所以我不过问,你自己看着办吧。”他轻描淡写。
自己看着办?她闭着眼冷哼一声。要是真的依她的心意,方肇宁这个人去年就应该已经不存在于这个世上了。
方肇宁是灵州刺史,天下十三州,他得其一,是绝对的封疆大吏。
他去年底回京述职时被御史参奏,说他强抢民妇还灭了人家夫婿满门。
御史参奏之前,她就已经得到消息,知道这事是封地在灵州的洛王捅出来的。
洛王是先皇第三子,凌筠同父异母的哥哥,当今圣上的侄子。
将近二十年前先皇薨逝时,他便因为非是嫡出与皇位失之交臂。十年前先太后离去时,本来他有机会上位,却没想到太后与还是辅政王的当今圣上达成了协议,年幼的凌筠逊位,而今上百年后将还位于凌筠。结果,皇位又与他擦肩而过。
方肇宁出身寒门,为先太后一手提拔,算是东宫的人。
洛王将此事泄出,怕绝不是要替一个女人鸣冤那么简单——眼睛从来就盯着那张龙椅的他不会那么闲。她猜他无非是想借此掰倒方肇宁,省得在东宫势力的眼皮底下,做那些不怎么干净的事情碍手碍脚。
可东宫在这种时候,应该站在哪儿呢?
匡扶正义还是姑息养奸?
她不能也不想做东宫的主,所以拿了密报去问凌筠。
他看了密报后淡淡问她:“他为官如何?”
“是个能吏。”她猜到他可能会问,早就作了一番调查。
他又问,“现在可有比他更好的人选去制衡洛王?”
她仔细想了想,答道,“无法确定。”
执掌一州,同时牵制亲王的差事,并不是人人干得了的。
另外十二州的刺史不可以随意调动。
从朝中派的人并没有在地方的经验,更难说派的一定是亲近东宫的人。
而若从底下升调官员上来,则必然是方刺史的旧部。他在灵州颇有人望,东宫若在参奏一事上坐视不理,难免惹来旧部的怨恨。
所以这个刺史,一动不如一静。
她还记得那时凌筠笑得优雅,眼底却是透骨的冰冷,“此事韶音来决定吧。你的决定就是我的决定。”
如她所料,凌筠没有问这个案子的是否冤假,或者说他根本就不在意。
上位者的正义,从来都不是正常意义上的正义。
黎民百姓也好,文武百官也好,全都是上位者手中的棋子。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