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第2/4 页)
较熟悉的,火筛是蒙古鞑靼郭勒津旗旗主,更是这几十年来明朝的敌人里排第二,第一当然是达延汗了。
蒙古鞑靼郭勒津也叫蒙郭勒津部。在蒙古历史上也是一个比较出名的部落。出名的原因就是因为它有一个叫火筛的部落首领。蒙郭勒津部自出现于史书记载后,曾默默无闻二三百年,然至明中叶又以强健的雄姿出现在历史舞台,表现得既强悍而又极为活跃。
蒙郭勒津部落与土默特部落,共处于一个共同体中,并在其居住地区,成为这个共同体的主体。因此,明代史书记载土默特万户为“满官嗔”万户。在《蒙古源流》中则称“土默特蒙郭勒津”,或称为“蒙郭勒津土默特”。《蒙古源流笺证》中写“又彼以蒙郭勒津统土默特,此殆以土默特统蒙郭勒津也”。蒙郭勒津的地位与作用,已显而易见了。在15世纪,蒙古北元时期,被称为中兴烈祖的达延汗,将四分五裂的漠南蒙古各部重新统一起来,使蒙古民族得以振兴。在蒙古民族发展史上,有其伟大的功绩。在这一伟大的中兴事业中,蒙郭勒津部落以它的强悍实力,成为达延汗的依靠力量,并帮助其完成了统一蒙古之大业。蒙郭勒津之所以成为达延汗统一蒙古的力量,是由于它有一个强悍的首领。他就是脱**之子火筛。火筛是北元满都古勒可汗的东床佳婿,居于彻库特,而被称为“彻库特之火筛塔布囊”。他正处于明朝景泰、天顺、成化、弘治年间,是满都古勒可汗到巴图孟可汗(即达延汗)时期的人。“火筛”为卓越之意。火筛其人,赤面颀伟,骁勇善战,勇武绝伦。在统一漠南蒙古之大业中,蒙郭勒津部落的首领火筛,在征战中,东至辽东,西至贺兰,驰骋于万里疆场上,与达延汗“相依日强”,“有功于达延汗甚巨”。正因为蒙郭勒津部落首领火筛在达延汗的中兴事业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这个部落亦显得活跃而强悍。最近这几十年火筛经常带兵劫掠边关,对于他,大明人恨不得生食其肉,凉饮其血。
五天之后,朱厚照准时率军开拔,兵锋直指大同的火筛。
第三十九章 纵兵劫掠
更新时间2012…4…22 19:27:29 字数:2799
大同作为明朝在北方的一个军事重镇,历来战争贫频发。可以说这个地方基本上每隔两三年都会打上一场仗。所以此次火筛的入侵对于大同的军民来说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意料之中。
大同,山西都指挥使郑瑀站在城墙上看着外面的密密麻麻的蒙古骑兵,倍感头疼。虽然早料到鞑靼人回来,但是没料到这一次会来这么多。火筛以前大多只是率几千兵前来,为的只是劫掠边关好抢一些粮食和金银而也。但是没想到只一次竟然率领两万多人前来,看来此次火筛志不在小。
“都给我打起精神来,看好了,一会等鞑靼人上来之后立马放箭。”郑瑀朝着城头上的士兵命令道。
“是,将军。”
城下鞑靼人的骑兵在城外一字排开,但是却并没有进攻。
鞑靼大帐内,火筛坐在上坐上专注的看着面前的地图。
“诺颜,我们为什么不攻城啊?”坐在下方的一名万户看火筛迟迟不下令攻城,焦急的问道。此次鞑靼两万多人来犯就是为了攻下一城一地好好的劫掠一番,现在大军已经在城下驻扎了半天了却迟迟没有发动进攻。
“急什么?”火筛狠狠的瞪了那人一眼,缓缓的说道:“汉人善守,而我们却不善攻城,现在急着攻城只会增加伤亡,我要等到里面的郑瑀自己出来。”
“汉人在城里呆的好好怎么会出来呢?”下面人不解的问道。蒙古人不像中原人懂兵法的甚多,实际上大多说的蒙古将领根本就不懂任何兵法,他们只知道带着骑兵冲杀。
“哼,他不出来你就不会逼他出来啊?莫日根,我平时让你多看看书,你都看到那里去了?”对于莫日根问出这么蠢得话,火筛也是极为生气。如果是别的将领,或许火筛还不会这么生气,但莫日根和其他人不同,莫日根是火筛的义子。火筛无子,便从自己哥哥那里过继来了莫日根,所以说莫日根就是部落未来的继承人。
有人就有争斗这句话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流传,不过对于好多人来说,这句话出现的时间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句话说得太精准了。都说汉人好内斗,殊不知内斗不是哪个民族的的特点,而是整个人类的共性。世上哪个民族没有内斗,如果没有内斗北方的少数民族也不会在大多数时候都得臣服于中原王朝的脚下。内斗耗光了他们的力量,让他们拿什么来抵挡汉人的进攻,臣服是最好的出路。鞑靼内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