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第1/4 页)
�
到底是为什么,杨太后心知肚明的,但是也不好直说出来,开始只是一味的拖延,但是谁知道大臣们竟然假传他的旨意将粤王召了回来,等到杨太后知道这件事情以后,已经是没有办法挽回了。
没有想到自己的儿子一死,这些大臣们就如此的不把自己看在眼里。杨亮节知道这件事以后,也是暴跳如雷,幸好粤王的母亲已经在逃出的时间遇难,要不,自己的地位能不能保住还有另外一说,隐隐中,杨太后也感到十分的恐惧。
倘若是粤王母亲还在或者尚有极欲扩张势力之族人的话,或许自己连这个太后的称号也保不住吧。然而粤王基本上到现在为止没有什么亲人了,目前也只剩下祖父俞如珪一人而已。这个俞如珪原本是个身份低微之武人,自从逃离杭州临安府以来,虽然一直都在朝为官,但是却从未要求过权力。这个也许是大臣们对他也十分放心,有坚决拥立粤王的原因吧。
就在这样的决定之下,粤王在碙洲即位成为大宋第十八代的天子。
随着新天子即位,陆秀夫叙任左丞相之职。尽管左丞相早有一位陈宜中在,但是陆秀夫却仍然被重新任命。这样也显示出朝廷之正式表示“陈宜中不会再回来”。彻底的将陈宜中排除在外了。本来也是自从陆秀夫回来以后,政事方面有陆秀夫,军事方面有张世杰,宫中则有杨亮节分别处理一切之事务。陈宜中根本没什么发言机会,枯坐的时候相当的多。这次的占城之行,真的是陈宜中自己愿意的吗?谁也不知道。
张世杰亦受封做太傅、越国公。由杨太后垂帘听政,改元祥兴。
由于皇上新丧,大军士气一时之间极为低落。人们会有“已经不行了”之念头也是在所难免。
然而成为左丞相之陆秀夫却仍旧俨终地维系着纲纪。所有的朝廷行事全都比照在临安同样之方式进行。由于形式不好而导致追随朝廷者士气丧失,这样的事情是陆秀夫绝对不容许发生的。这也算是朝廷的一大幸事。
“诸君为何散去?度宗一子还在,他怎么办呢?古人有靠一城一旅复兴的,何况如今还有上万将士,只要老天不绝赵氏,难道不能靠此再造一个国家么?”这句话是陆秀夫说的。
马上进入五月,年号就要重新改元为祥兴元年。就在这个粤王即位即位之时,在距离行官相当近的海面上,据说有人看见出现了一尾黄龙。人们说此乃“吉兆”大家都感到十分喜悦。也仿佛看到了一些希望。
但这些真的是希望吗?为了表示出对新帝的支持,可能也是为了振奋军心,张世杰决心收复雷州以壮人心,于是亲自领兵,以张达为先锋,以原参政知事衔设督府于雷州的曾渊子为向导,率兵围攻雷州,一时间大获全胜。城中绝粮,蒙古守军只能以野草为食。人心顿时振奋起来。
就在这关键时刻,元广西宣抚使史格通过漕运将钦州、廉州、高州、化州等地的粮食供给戍守的元军,雷州因此转危为安。并设伏将张世杰杀的大败而归。士气又是大落。
张世杰不甘心,领兵再战,皆是铩羽而归,反而惹怒了元军,步步为营,往碙洲杀来,这个时候探子来报,张弘范和李恒的援军已经到达附近,碙洲顿时岌岌可危了。于是张世杰和陆秀夫召集众大臣商量对策。商议了两天,还是害怕会腹背受敌,决定驾船回走,沿海再寻落脚之地。
第一第九章 崖山初始
崖山海战是宋朝末年宋朝与元朝的一次战役,这场战争直接关系到南宋流亡朝廷的兴亡,最终宋军全军失败告终。此次战役标志着宋朝的灭亡。——姜明穿越之前的真实历史结局。
*******************************************************************************
天色渐渐暗淡下来的时候,鸿儿告诉他快到江门镇了,姜明从船仓中踱出来,倚着栏杆看这夜色中起伏不定的西江。风呼啸着劈面而过,蕴寓着一股浓浓的咸味,并把一个个浪头沉沉地打来。他知道,现在已经离海很近了。
看着两岸的一片淡黑,正在沉思默想中的时候,柳七伤指着远方隐隐约约黑沉沉的一片山脉告诉姜明:“那就是崖山了。”
姜明的心里一下子感慨起来。崖山,这座现在并不知名的小山,在这个时候恐怕知道它名字的极少;然而,在一年之后,它却要见证一个伟大文明的最后湮灭。想到这里,心里便是索然无趣起来。
怏怏的回到船舱里面,不在言语,这个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