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部分(第2/4 页)
的一部份红利按照所持股份分配给宗亲们。这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收入,贫者可以此养家糊口,富者也可令生活锦上添花。
这个举措,不知为武令媺在宗族中赢得了多少人心。她还有意挑选提拔家落中道却身具才干的年轻宗室,不遗余力为他们谋求前程。这些人分布极广,文官有、武将有。京中有、地方也有。他们自然都是武令媺的忠实拥护者。
可想而知。如今武令媺在族人当中的声望会如何的隆重。其实就算是长老团各位高官显爵的宗亲,对她也多有好感。安国殿下觉得,即便不让普通族人参加会议。她成功升任大宗正也是必然的,无需顾虑那些跳梁小丑。
对此,武令媺只笑着说,一笔写不出两个武字。既然都是同一个老祖宗的子孙,在宗族事务上自然也应该享受一样的权利。
宗族大会举行得非常顺利。永泰永和二王是当朝亲王,成功入选长老团。就连向来深居简出的懿亲王武延嗣,因他是小皇帝的庶长兄,又是孝宗真正的血脉。也成了武氏宗族的长老。还有刚刚出嗣长亲王府的原永康亲王世子武宏嗣,也顶着长英王府的名头获得了一个长老席位。
看看,一个至今还在族人们心中血脉存疑的懿亲王。一个年纪比小皇帝还小的长英小亲王,永泰永和二王想到与他们同为宗族长老。心里就一阵膈应。
而且,光有长老的名头怎么能叫永泰永和二王甘心?比起武令媺的大宗正,祥郡王的宗业司主管,他们只是普通的长老,根本无法置喙宗族事务。在宗族权柄上,他们就连存在感向来不强的永康亲王都不如,更别提还是辅臣的长肃亲王了。
这还不是最要紧的,重要的是,永泰亲王感觉到了武令媺的咄咄逼人。她不像刚刚上朝时那样会妥协会让步了,对于她看上的目标,她势在必得。她也不用花费太多心思,她身后越来越庞大的追随者队伍里,自然会有人替她将事情办得漂漂亮亮。
越来越沉重的警惕和疑惧,慢慢爬上永泰亲王心头。他不由得深吸一口气,沉声道:“不能再这样下去!咱们必须做点什么,狠狠打击一下她的嚣张气焰!否则,这大周的天下还究竟是不是皇上的天下?!”
永和亲王听得一呆,随即大喜,跳起来抓住永泰亲王的胳膊连连摇晃,大声道:“八哥,你早这样想就好了!你看看,她府里出去的一文一武接连立功。海州那边不去说,如今魏国内乱已平定,又和梁国打了起来,那霍去疾手底下的兵马滚雪球也似的越来越多。就连咱们的好二哥都成了哑巴,镇南军那边一个屁都不敢放。咱们再不想法子,真的要被逼着就蕃去了!”
这么老热的天儿,圣祖的宫眷们都出了皇宫,集体被安置在皇家位于清凉山的避暑山庄。说是可以让儿女们接了家去享福,太皇太后又道天气实在太热,唯恐这些宫眷受不得京中酷暑,还是等凉快些再说。怎么办?谁敢抗旨?又是个好意。
至于就蕃之议,只要永泰永和二王有什么异动,这事儿就会被拎出来说道说道。辅国公主府那边还递了奏章,言道万分愿意去封地。想到这里,永和亲王就气不打一处来,辅国公主的封地在哪儿?娘的太平县!她去不去封地,又有什么差别?
永和亲王一时气不过,干脆上了奏折让朝廷给辅国公主一个更好的封地。奏章上倒是花团锦簇,说的都是漂亮话,其目的就是将计就计想把武令媺赶离京畿附近郡县。
据说,小皇帝还挺把这份奏章当成一回事儿,正儿八经地和太皇太后商议。结果太皇太后冷笑道,圣祖在辅国公主及笄时有过圣旨,太平县永为辅国公主府的封地。
得了太皇太后不将圣祖圣旨放在心上的责斥,小皇帝狼狈告退。永和亲王更惨,被太皇太后当着朝臣们的面疾言厉色狠狠教训了一番。末了,他原本还算得上中等县的封地被改成了紧邻楚国的北州某下等县,年年要朝廷拨款赈济的地方,一年的封地俸银恐怕还不够他买两个漂亮小戏子回家乐呵。
所以,永和亲王才会对辅国公主府有那么大的怨念。他心里有些着慌,这么天总是惴惴不安,害怕什么他怕下了面子不敢明说,但绝对忌惮辅国公主府可能到来的报复。
永泰亲王知道这个好弟弟的处境,也是真的拿他没办法。上奏章改辅国公主封地,这么大的事儿,他居然敢不与自己商议一番就擅自行动,被辅国公主府报复也是活该!
于是恨铁不成钢的狠狠瞪了永和亲王两眼,永泰亲王刚想教育教育这个猪队友,只见永和亲王府的管事跌跌撞撞跑来,哭倒在地扯着脖子直嚎:“王爷王爷,您快回府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