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部分(第2/4 页)
磨着明年春上等刘军浩家下红薯苗了要些栽自家田里。
二麻子最初也有这个想法,不过他很快回过味来。貌似人家的红薯秧还是从他家找的,一样的秧结的红薯却不一样,那就是土地的问题了。
看样子还是多学点知识好,有技术就是不一样,不管啥种子到人家手里都能长出好庄稼。平时没看刘军浩怎么管理过,从头到尾都没有撒过肥料,更别说打药了。
可是眼前的红薯……真让人没的说。
这难道就是赵教授说的“桑基鱼塘生物圈”?二麻子脑子里冒出个新词。当初他和赵教闲聊的时候听人家说过,水沟中的黄鳝泥鳅排除的粪便是上好的肥料,用在土里很长庄稼。
至于他们经常买的那种成袋的肥料,很容易造成土壤板结,而且作物成熟后味道也没有用土粪种出的好。
看来回去后还是要多沤一点土粪,等明年春上的时候好往地里使。
一会儿工夫,二麻子已经想了不少。
聊了半天,众人才知道眼前的老人是这家的主人,进屋调试机器的是他儿子。
等机器调试完毕,大家都开始忙乎起来,拎水桶的拎水桶,提竹筐的提竹筐。
别看他们拉的红薯不多,可是真打起红薯粉却特别浪费时间。这种老式的粉碎机效果特差,一遍粉碎、一遍细箩,下来还有不少半截的红薯头。无奈,只得再过第三次才将红薯打成粘稠的面糊状。
事先做的有准备,拿出栅子往车上一放,然后再铺一层塑料布。红薯粉直接倒在塑料布里边,也不会漏水。
刘军浩派在第三个,还真应了老人的话,他家的红薯粉打出来明显比别人的细腻许多。尤其是停了半个小时后,车厢内渗出乳白色液体。其他人家的红薯粉虽然也渗出粉面,不过却没那么多。
这太显眼了点吧?看来以后泉水要少用为妙,不然长时间下去村里人肯定能够看出奇怪。如果以后人家问起种红薯的窍门,该怎么办?因为养黄鳝的事儿,不少人都说他藏私。
实在不行……他突然脑海中灵光一闪。太岁,真有人问起的话自己就说是太岁的功劳,那红薯地用太岁水浇灌过。
刘军浩越想越觉得主意不错,太岁这东西被人们越传越神奇,现在已经成了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
用它的水浇过的红薯,怎么着也应该有些效果吧?
“还是用土粪种庄稼好呀,我已经有二十多年没见过这么好的粉了。”那老人等红薯打完,再次围了上来感叹。
“你以前也见过?”刘军浩反倒一愣。
“当然,老头子我以前是给生产队下粉条的。那年清理池塘,我们把攒了十几年的塘泥全部撒到地里种红薯,那红薯个头结的比你家的还大……”
原来人家是祖传做粉条的呀,刘军浩感慨一声,心中窃喜:有了前例,自己的红薯也不那么稀奇了。
“小伙子,你家的红薯还多不多,多的话卖给我一些?”末了,老人又开口问道。
“就剩几百斤了,是留着过年吃的。”刘军浩只能遗憾的摇摇头。
前几天还操心红薯吃不完怎么办,现在却成了抢手货。
到中午吃饭的时候,还有三家的红薯没打。众人看现在赶回去吃饭也来不及了,干脆决定在老郭那里喝碗牛肉汤了事,等吃完饭继续忙。
刘军浩害怕去晚了老郭收摊,就早早过去打招呼。当然他也给张倩打了个电话,让老婆到村里说一下,别让村里人惦记着。
张倩这边更省事,放学的时候直接给学生们一说,根本不用往村里跑。
忙乎大半天,喝上热乎乎的牛肉汤特别过瘾。先前刘军浩要是再晚两分钟老郭都准备收摊子了,这汤是为几个人现做的,分量特别足。
刘军浩一个人要了三碗牛肉汤,猴子和豆豆各一碗,当然它们两个只能用一次性饭盒吃。
悟空看人家都坐在桌子旁边吃,也拿着筷子蹲在刘军浩身边凑数。可惜它的个头太小,蹲在板凳上根本够不到饭盒。
这家伙急的吱吱直叫,看主人不理就窜起身子要往桌子上跳。
刘军浩赶忙将悟空拦下来,然后把饭盒放在地上。哪知道它这个时候却来了个假干净,转身把饭盒放在小凳子上。
吃完饭,那家伙规规矩矩的到木盆边洗爪子。众人看了都啧啧称奇,直说这猴子讲卫生。
刘军浩也相当得意,要说这还是张倩的功劳。猴子刚来他家的时候浑身脏兮兮的,身上生出不少虱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