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部分(第1/4 页)
,有着约定俗成的规则,比如,对进入自己的舰队范围内的潜艇,那绝对是痛打落水狗的。而只要对方浮出水面,那对抗就算是结束。
开着主动声呐,就如同打了无数道手电,照亮水下,就不信找不出你来!
美国人真疯狂!就在声呐员发现美国舰艇编队开启主动声呐的同时,尼尔盖耶夫也开始了应对,下潜!
下潜?是对付主动声呐的方式吗?当然不是!主动声呐的探测距离,甚至能超过20千米,下潜的深度,几百米就是限制了。
但是现在,却可以利用下潜来对付美国人的探测!
紧急下潜!随着尼尔盖耶夫的命令,潜艇的水平舵的舵面,开始了大幅度的转动,与此同时,凡是没有在岗位的潜艇兵,都在快速地从自己的位置,跑向最前面的鱼雷舱!
艇首开始快速地向下,庞大的潜艇,艇身倾斜,继续下潜!
艇身搅动起了水流,可能会形成额外的杂音,但是现在,顾不了这么多了!
就在这时,几道声呐波,打在了庞大的949级潜艇的艇身上。
如果是一般的潜艇,当被主动声呐波打过来的时候,艇壳会跟着震动,空腔效应将这个声音放大,里面的潜艇兵,可以清楚地听到这个可怕的声音,对他们来说,主动声呐的探测,就意味着下一个时刻鱼雷的到来。
但是现在,主动声呐波打在艇身上,首先与潜艇的外壳接触,却在还没有接触到上面的时候,遇到了软绵绵的东西。
消音瓦!
丁苯橡胶制造的150毫米厚的消音瓦,铺设在潜艇的外壳上,里面有复杂的声学结构,当主动声呐波过来的时候,消音瓦将其中的大部分声呐波,全部吸收了!
苏联一直都在使用双壳潜艇,这种潜艇的内外两层壳上,都铺设了消音瓦,外层的消音瓦,主要用来对付主动声呐,而内层的消音瓦,主要用来给自己降噪!
而且,这次过来的声呐波,不是那艘变态的航母打过来的声呐波,只是普通的驱护舰的声呐波,经过吸收之后,反射回去的相当小!
潜艇内部的人员,几乎就听不到外层的声呐波,只有声纳员快速地摘掉了耳机,捂住了自己的耳朵,小声地咒骂道:“该死的美国人!”
声呐的原理就是放大声音信号,此时这个被放大的主动声呐信号,让声纳员的耳朵无比痛苦。
下潜,继续下潜!就仿佛练就了金钟罩,铁布衫一样,949级潜艇硬硬地承受了几道声呐波,终于潜入了一百五十米的深度的水里。
“平衡艇身,校准航向,继续前进。”尼尔盖耶夫说道。
声纳员重新戴上了耳机,刚刚那些吵人的主动声呐的声音,已经全部都消失了,除了那种特有的海洋背景噪音的汩汩声之外,什么都没有了!
“我们已经成功进入密度跃层。”声纳员报告道。
密度跃层!
海水里有盐分,随着盐分的多少不同,海水的密度也是不同的,一般来说,这个密度是随深度增加而突然变大的,而这个海水密度在沿直方向上突然变大的水层叫密度跃层。
这是一个分界线,海水密度在表层与深层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密度小的海水会集聚在密度大的海水上面,上轻下重,使海水成层分布。这上下层之间,自然形成了一个屏障,叫作密度跃层。这个深度是不同的,在大洋内,可能会是一千多米,而在近海里,可能就一百多米的深度。
而这些水文情况,都是需要提前勘测才能够知道的。潜艇大国都拥有海洋考察船,借着考察的说法,其实就是为了潜艇的行动做准备的。
密度跃层对潜艇的航行有重大意义。因为这个跃层会使声波传播发生折射!也就是说,此时水面的那些美国军舰发射的主动声呐的声波,全部被跃层挡了回去!潜艇躲在跃层下面就能避免被发现!
而且,跃层是比较稳定,潜艇深知可以停坐在上面,随着海水一起流动,节省燃料。所以,密度跃层可以说是“液体海底“。
除了密度跃层之外,水下还可以利用温跃层、盐跃层,声跃层等各种复杂水文环境,而在现在这里,密度跃层是最合适的。
安安稳稳,在这个水下,那就什么都不怕了!
“全速前进。”尼尔盖耶夫下达了命令。既然已经进入了密度跃层,上面探测的主动声呐波下不来,同时自己的潜艇发出的噪音也传不上去,所以,利用这个机会,快速地离开这里,才是最重要的,刚刚的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