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部分(第3/4 页)
厚待于他们,而老奴一家什么也没有。有人说可以帮老奴,一家子赎身出去,自在生活,老奴心动了,能不心动吗?老奴的小孙子聪明善学,若能平了奴籍,将来说不定能得官身,今后,我们家也可能改了宗谱。”
“那人是谁?住在哪儿?有几人?”
“每次他们都是黑夜来寻,老奴老眼昏花,看不太清楚,只是知道他们平日里来的有三人,一人声音浑厚,个子高大;一人瘦弱,个子却也不小;还有一人声音尖细,听起来有些别扭。”
“你的意思是,动手当晚,他们来的不止三人?”
“是。动手前他们送来两坛好酒,嘱咐老奴请了大家喝下就成。老奴不放心。没怎么喝,看郭新出来巡查,便悄悄跟着,后来,用木棍敲晕了他。老奴不敲晕他,他会被杀死。”
“敢情,你差点打死他,还是为他好了?难道不是想着死人才最能保密?”
“老奴贪财,但是与郭新他们也有亲戚情分,所以,倒没想着杀死他。”
“亲戚?侄孙女都占了,还亲戚?你就该千刀万剐。”
“老奴是抱养的,与他们没有血缘关系。老奴承认与侄孙女是孽缘,老奴也是一时犯浑。”
“你现在带我去寻那些人,能寻到吗?”。
“他们住在离郭家老宅大约两里的地方,据说也是赁的宅子。见到人老奴定然知道,只怕已经跑了。”
“未必,也许他们还等着看我郭家的笑话呢。走吧。”
吩咐护卫松了绑,将老仆夹在队伍中间,往外行去。
到了宅子大门口,遇见等候在那里的李迥和郭钢,李迥迎上去:
“大伯,岳父,怎样了?”
“正要去寻。”
“那我带了护卫一同前去。”
郭曜想了想:“也好,多个人多份力。”
赶了两里地,老仆指着前面树丛一座独立的农屋:
“就是这里,老奴来过一次。”
郭曜郭唏简单一核计,分散开,形成包围向屋子靠近。
屋子里黑漆漆的,看起来实在不象有人的样子。
护卫守住各处可能逃窜的地方,李迥郭钢押了老仆,跟随在郭曜他们身后冲进了屋子。
用火烛一照之下,众人倒吸一口凉气:只见屋子里横七竖八地倒着死去的尸体,全是被刀剑割断喉咙而死,鲜血已经凝固,屋子里弥漫着浓重的血腥气。
老仆被押上来指认,他一看见这满地的尸体,差点没吐出来,一张脸瞬间没了血色。
郭曜眯着眼:“你看看,是那晚上的人吗?全部都在这里吗?”。
老仆忍住恶心劲上前逐一辨认,随后点了点头:
“是,全部都是,可是差一人。”
“差谁?你仔细看。”(
第252章起疑(月末求支持!)
老仆紧张地吞咽着口水,揉了揉有些昏花的眼睛,挨个仔细查看。
看了死者的脸,又比对自己记忆中的人的身高,而后肯定地点点头,谄媚微弯了腰看着郭曜:
“的确是少了一位。那人个头不大,声音尖细,想来是逃脱了。”
郭曜与郭唏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肯定的答案。那人,一定是名内侍,说不定,动手的也是他。
难道,这次的事是朝廷授意?
若非如此,怎会有人如此大胆?
郭曜想了想,吩咐护卫持了自己名帖前往官衙,把这里的情况禀告,顺便说明自己等人的猜测,这些人,可能就是盗挖郭家墓园的元凶。
却说东宫。
太子李适吃过晚饭,便打开所有信函,发现了李迥送来却没有及时送到他手里的书信。看过之后,大吃一惊,立即进宫禀告圣上。
李豫看过李迥信里说明的情况,眉头紧锁,吩咐内侍请宰辅元载进宫议事。
李豫沉吟半晌,问太子李适:
“你怎么看此事?”
李适拱手:“回父皇,若此事属实,恐怕不妙。”
“这话怎么说?”
“郭家忠心耿耿,为异唐披肝沥胆,祖坟却被盗挖,必然引起庶民关注,同情,同时也会怀疑朝廷所为。毕竟,这几年郭家被朝廷闲置在一边,显示出朝廷对功臣的忌讳和不公平。”
李豫尴尬地咳嗽一声:“不是你说的那样,而是没什么战事,朕希望郭卿过得轻松惬意。既然知道他们忠心为国,又怎么会忌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