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第3/4 页)
不得你。”
“月前你为我差点丧命,我打心眼里觉得对不起你。不是因为你替我挡的那一刀,而是因为,我没让你喜欢上我。守在你的榻边时,我想,若你也钟情于我,就好了。一个人去往黄泉总归太寂寞,有心爱之人陪着才好。可我于你,只是个不相干的人。只有我一起,不知你会不会高兴啊?这样想着,我就觉得有些遗憾。”
他眼中的风霜逐渐散化,取而代之的是似水的剔透,我认出来,那是因为无法感同身受,油然而生的怜悯。
我忍着难过,继续道:“不论起先是因为移情、同情、或是同为沦落人的依赖,时至今日,结果就是这样,我喜欢你,不想与你和离。”
他看了我很久,几次张嘴欲言,无疾而终。许是因为没料到我会如此明白无疑地告白,猝不及防。
“你……”他顿了顿,半晌才道:“我说过,不会喜欢你。”
“我明白。”
“守着我,你只会不幸。”
“幸或不幸,我也明白。”
“你只能活在兰璧的影子里。”
“那我们就三人一起,快乐地生活好了。”
他无言以对,躺回榻上,闭上眼,悠悠叹了一口气。
“你真是个奇怪的人。”
我无奈地笑了笑,回道:“世间男子全都三妻四妾,只有你痴守一人。你说,谁才是奇怪的那个?”
在他摇头不答时,一只雀鸟从莲池掠过,惊动一池秋水。凉风于日下祛了寒气,小亭、石桥、曲径回廊泛着暖意,恍恍兮仿若春日。
这样,就已经很好了。
我揽裙在他榻边坐下,撑腮看着弥望的云林秋景,心里涌起的情绪,近似幸福。
作者有话要说:
☆、第 46 章
如今回想起那年冬日,有一片阴蒙蒙的凄风苦雨挥之不去,似乎早早预示了之后发生的一场血光。我送出的那封原以为石沉大海的密函,还是掀起了波澜,接着石裂山崩,汹涌着吞噬众多性命,并最终为多年后靳准屠杀刘氏皇族埋下了怨由。而这,成了我终己一生也难以赎尽的罪孽。
时近一月,平阳的雨下得执着,不肯停歇。不知从何时起,百姓中有流言纷纷,说今冬冻雨之灾,是因黄天无道贪恋后土而起。有心人一听即明,这黄天后土的无稽之言,实指的是什么。朝中有忠诚之士,亦有上表,谏玄明大举祭天仪式,颁罪己诏,以祈上天怜恤,拨云止雨。
宫中一直没甚动静,以致百姓官员推想玄明昏庸至此而怨声载道。
十二月初,夜已深至亥时,门外下着绵延不绝的细雨。我正欲合眼时,门口突然传来阿锦急急的扣扉声。
披衣下床开了房门,阿锦身后还站着一脸凝重的司马炽。
“夫人,宫中传来密旨,宣朝中重臣及夫人连夜入宫至清德门。还特别交代,一路噤声,切勿喧动。”
我与司马炽目光相接,一种不祥之感袭上心头。
清德门是皇城侧门,处地偏僻,我们深夜冒雨,到达时已近半个时辰后。朝中名位高卓的重臣,包括陈元达、靳准等正在门口静候,均是一脸狐疑。
玄明身边的近侍老奴缓缓行来,嘶哑低沉的嗓音,道:“圣人宣各位连夜入宫,实为祈祝停雨一事。妖雨绵延不断,祸患苍生,圣人深感痛心。近日卜问天意,始知祸端竟起于宫中。妖患不除,国无宁日。护国寺的高人示下,需天子率众臣亲自‘捉妖’,以示君臣同心,方能止祸,是以,有各位漏夜一行。”
众臣颔首,跟着老奴往宫里行去。
四周一片漆黑,太监提着一盏昏暗的宫灯行在前头。众人似有感于气氛萧肃诡谲,一律噤言,似鬼魅般无声地行走于空荡荡的宫道上。雨势愈大,静谧中,只听见雨点落于纸伞面上的轰然巨响。似有冷风吹来,我裹了裹身上的皮氅,禁不住打了个寒战。伸手轻扯着司马炽的左臂,想起他肩伤初愈,又赶忙放手。他转头看了看我,凝滞的脸上浮起一丝安慰的笑意。
转过一处回廊,有两个人影等在檐下。走近,只见玄明一身暗色便袍,散发,侍从提着昏灯立于一旁。他并无言语,目无表情地扫过众臣。与我对视时停了停,唇边似有谑笑,昏暗中看不分明。他与侍从一道走至队首领路,回身时将食指竖在唇上,对我做了个无声的手势。他所有的动作,皆轻轻绵绵。可我却不知为何,禁不住全身发颤,只觉得残忍如斯。
不知行了多久,我终于认出,这是去往静月光宫的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