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3/4 页)
无意中写了错别字?总之,在师兄的逼问下,文清明依然对自己所犯的错误不知出处。
文学社的师兄的眼光中透露出一丝淡淡的悲哀,仿佛一位法官在打量着一个最后仍然不思悔改的死刑犯人一般。文清明被这种绝对零度的怜悯之心冻得忍不住打了一个冷战,但是依然强笑着等待法官大人宣读罪状。
带着职业笑容一般的师兄将文清明的文稿慢慢地放在桌上,“你的行文还算不错,这首诗也还有一些诗的味道……可是你为什么要将这好好的韵味用古体诗词的格式写出来,而不用现代诗的形式表现出来呢?”
文清明第一时间还以为是自己听错了。
“这篇文稿你先拿回去,修改一下吧。”那师兄见文清明一动不动,还道文清明现在是于羞愧难当,后悔莫及中,便体贴地将文稿塞到文清明手中,“只要改一下,还是一篇好文章的。以后一定有机会在我们的文学社刊物上发表的。不要灰心和气馁啊,就算是你师兄我以前刚刚开始投稿的时候也是……”
之后的话,文清明无心继续再听下去,匆匆告辞。
永遇乐 夕阳行
斜阳西沉,陌上信步,弹剑轻啸。
路旁枯树,新巢客者,未归之倦鸟。
竹亭之处,十三弦断,余韵犹在未了。
却不知,谁人弹奏,愁情更有多少。
石阶独坐,闲弄残调,回望来时旧道。
山遥林深,洞箫声隐,一曲终缥缈。
明日邀醉,共饮此地,但烦清风相告。
将长剑,多情换取,一襟夕照。
最后看了一眼自己日前兴致勃勃交上去的文稿,文清明冷笑一声,随手将稿纸撕成几份,塞进了最近的一个垃圾桶。
虽然在交上去之前就已经预料到不会有什么好结果,但是文清明怎么也想不到对方会劝说自己将这首词改成现代诗的形式。
虽然现代诗早已取代古体诗多年,但是文清明依然冥顽不灵地认为只有古体诗才配得上“诗”这个字。在文清明看来,现代诗就好像是把一篇散文拆开为一句话一段一般,作为散文看待还马马虎虎,但要将这种没有节奏和韵律,甚至没有语感的东西称作“诗”,文清明觉得自己会连胃酸都吐出来。
说实话,文清明并不反对西式的文化,即使是现在被某些爱国人士认为是文化毒瘤的日式文化,文清明在乎的是文化的本身而不是文化的来源,更何况是这些区区的奇技淫巧。但是文清明觉得自己就是这么一个矛盾的人,既非常接受外来文化,但是对于自己传统的文化却又有着一种固执的坚持。刚开始的时候,文清明以为这个世界只有他是这种想法,如果是觉悟前的他,也许他会考虑接受,毕竟他曾经无数次怀疑自己的另类存在。但是后来他也慢慢发现,其实自己也不过是沧海一粟而已——这个世界上太多人如此了。那种自然而强烈的感情因素和文化氛图的影响。对于古文学的分外执著文清明认为是纯粹的个人喜好问题。
之所以将这首词毫不留情地撕掉,倒不是因为一时之气。这两三个月来,文清明逐渐发现自己在文学类别的社团之中愈加〃奇〃书〃网…Q'i's'u'u'。'C'o'm〃举步唯艰了。前几天在诗艺社的例会上,文清明亲眼目睹了社长如何对一位后起之秀的作品大加赞赏,认为此人简直就是徐志摩再世,等同活佛,之后更加将其一篇被誉为不可多得的佳作在众人面前高声朗读。而文清明在拜读至“我的爱情犹如草原上那条营养不良的野狗”的时候,终于由于胃酸分泌过多的原因,非常不体面地从会场逃脱了。而之后,文清明再也没有在该社团的任何活动露面。(这里忍不住要说几句题外话。那就是该诗艺社在创立一个学期之后,也就是在文清明离开之后不久便销声匿迹。根据该社团的发言人对外声称,是由于财务管理不善,导致该社团无力运作,最后只好申请破产闭社。)
“既然这种东西已经落伍了,那么我以后就不再拿这些世人口中的垃圾出来丢人现眼吧!”文清明恨恨的对自己说道,“反正我也是和我写的这些文字一样,都是没有价值的东西,那么最多我以后就不写了,你们满足了吧?!”
文清明对着昏黄的天空,对着夕阳残留的不多的最后几丝余光,用尽全身的力气,带着满腔的恨意喊道:
“你们满足了吧!”
往后几天,文清明再没有碰过笔尖。虽然可以说是因为受了一些打击的原因,可是文清明知道自己还没有脆弱到那种地步。之所以不想动笔,最大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