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游戏竞技 > 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变革 > 第14部分

第14部分(第2/4 页)

目录
最新游戏竞技小说: DNF之神级高手玩家哭诉,这个npc杀人不眨眼跳动的球网从网红到拳王DNF之全民公敌王者荣耀之高手来袭扬名NBA精灵之从头再来火影忍者之善与恶网游:我火神,输出高亿点怎么了游戏降临现实:开局就有变态系统网游,我言出,你去法随梦回黄金一代漫威之超神科技系统异境:我能召唤书中人物路过的游戏网游之激战世界末世想苟,可我开局双神天赋控卫之光漫威之重力魔

间已经来到20世纪,就不能仍死守着19世纪的思考方式与意识形态,而且他们相信,社会是有可能进行根本性变革的。在年仅29岁就为威尔逊总统起草和平十四条的李普曼,将后半生投入了外交事务的专栏写作,依靠惊人的思维与分析能力,使美国人适应了一个逐渐成真的现实——她已经变成了全球性的领导力量,她必须拥有勇气与信心,完成她的使命,接受各种挑战,忍受疲惫与挫折。中国将重新上演类似的故事吗?它将从一个边缘国家,重新回到中心,它将把不断积累的物质财富,转化成真实可见的力量。只有在两种情况下,国家的意识才会以鲜明的姿态突显出来。一种是危机,在面临入侵与生存危险的19世纪与20世纪初,国家意识在中国开始出现;另一种情况下则是使命感,某一代人或许恰巧比前几代人更有欲望证明自己,或是他们面对的环境已经发生重大改变,过去的策略不再起作用,他们必须重新设计自己的未来,西奥多·罗斯福时代的美国正是如此。

重新发现中国(7)

某一国家在某一时代的气质与表现,往往是支配当时社会生活的那一代人气质的延伸。一些共同性的历史事件塑造了一代人的观念,类似的经历将使他们拥有类似的意识,这种意识将直接影响他们对于外界作出的反应。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一代中国青年,将很快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声音,他们对于中国与世界的看法,将可能缓慢地塑造一个新世界,尤其是当中国已变得如此重要之时。

每一代人都迷恋于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每一代人都迷恋于成为历史的一部分,每一代人信誓旦旦地宣称自己正身处一个伟大的转折时刻,每一代人都喜欢引用英国文化论者马修·阿诺德的名言:一个旧世界已经死亡,而一个新世界尚未诞生。9·11给了这代人这样自我宣称的机会。在相当大的程度上,2001年应被视作我们这一代人——对国际事务与自己生长的国家的认识开始苏醒的年份。

在那天晚上坐在电视机前目睹着那一好莱坞式的场面时,我距离自己的25岁生日仍有16天。我经历了一个大多数中国青年的典型成长路线,我出生在一个小镇,在出生那一年,周恩来、朱德、毛泽东相继去世。这一年,人们还敲锣打鼓地上街,并用大吃大闸蟹的方式庆祝“四人帮”的垮台。我不能说我对十一届三中全会有什么印象,对于贯穿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改革带来的启蒙运动也缺乏印象,更不用说什么国际环境的变迁。在80年代后期流行着一部影片《凯旋在子夜》,讲述的是对越自卫还击战的故事,友邻的反目占据了我最早的外交意识。在我小学毕业那年,弗兰西斯·福山发表了《历史的终结》,紧接而来的是柏林墙的倒塌与两年后苏联在1991年的最终解体。

没错,美国是我们这代人感兴趣的国家,我们对于世界的理解也基本只是美国再加上英国等几个欧洲国家。我几乎从未想过中国在这个世界上扮演怎样的角色这样的问题,尽管我受教育的那所大学以“忧国忧民”著称,但五四的一代早已变成了托福、GRE的一代,一代人中最杰出的头脑匆匆忙忙、头也不回地钻进了美国大学实验室。中产阶级的生活魅力彻底驯服了他们的自我意识。

美国著名学者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将民族主义称作“想像的共同体”,一些特别的事件、人物与传统会激起人们普遍的情感,人们依靠这种情感与意识构造了一个国家,确认自己的身份。对于类似我这么大的年轻人来说,2001年的三件事足以刺激这种想像力——申办奥运会成功、加入WTO与中国进入世界杯。2001年的北京城至少经过了三次的狂欢,在那些夜晚的长安街上、三里屯的酒吧里,所有的人再次变成了兄弟姐妹,他们都为自己的国籍身份而骄傲。

发生在2001年9月11日纽约与华盛顿的悲剧,则使这一代人第一次认真地思考我们生活的世界,他们开始有意识地学习整张世界的地图,并逐渐开始了解中国在这张地图上属于什么位置,并可能拥有怎样的未来。

在最初的几个月,大多数西方人(至少在媒体上发表意见的知识分子与政治家)相信,在历史的教科书上,2001年很有可能与1914年处于类似的地位。在斐迪南大公在1914年6月28日的萨拉热窝遇刺前,整个欧洲已经享有了将近100年的和平,人们甚至相信战争永不再会爆发,当时最流行也最具影响力的看法来自诺曼·安吉尔① 在1914年出版的畅销书《大幻想:关于军事权力与国家优势的关系研究》,这位当时名噪一时的记者说,自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目录
哥哥,再爱我好吗.游医i民国篇重生之第一娘子有情人终成眷属重生九零之独宠虎妻我当记者那些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