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游戏竞技 > 难以忘记 > 第2部分

第2部分(第2/4 页)

目录
最新游戏竞技小说: 末世:囤女神,系统百倍返现全球灾变:开局建设神级战车初之心盛霆烨长夜尽头周铮穿越成太子的小说傅啾啾穿越小说领先人类一千年原神之旅行者在漫威让你练短跑,你破了世界纪录?在古代逆流而上的日子精灵之我是农场主穿书后我成了小拖油瓶顾总太太把你拉黑了乔若星顾景琰从学霸开始迈向星辰大海大唐贵婿模板奥尼尔,美女都是我的充电宝王者:是个英雄就超标,别太离谱世界杯:我把C罗喂吐了末日:我真不是土匪无止的界限

普通物理》、《英语》、《哲学》还有国家在今年为重点大学特别增设的《大学语文》都属于基础课。另外就是几门选修课属于国家实行素质教育的试点课程不计学分但对到课率要求得比较高。所有的课程都安排在上午进行下午基本上都是自习大学还会在特定的时间里在下午安排一些专题讲座这是几乎所有大学的排课模式。

本来大学里的功课就比较宽松更注重的是各种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对于李远方而言学习压力更加轻松了些。

在部队参加技术革新时李远方搞的是数据加密加密算法里用到的数学知识比较多比如矩阵运算等所以李远方老早就自学过一些大学里才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因为这个原因学起高数来觉得很轻松。但以前没有人专门教只是单位里的几个军官偶尔指点一下学得没有系统性现在有教授讲课这样好的条件他非常珍惜这样的机会。其次他始终认为学数学最大的收获并不是学到数学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在学数学的过程中对人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开和锻炼所以他一直对数学特别感兴趣。

同样因为要用c语言编程对英语水平的要求比较高李远方的英语也学得不错他打算下个学期参加四级考试。所以在上课时他基本上没有听自己管自己在学。中国的军队是党指挥枪政治教育一向放在位是用“生命线”这样的词汇来形容政治工作的。经过部队长达三年的灌输哲学这样的政治课对李远方而言实在是没有多少新意的如果不是因为要点名的话他都不想去所以他经常在哲学课上背英语单词。

至于物理如果数学学好了学起来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他原来想报的是历史专业古文功底自然比较深大学语文就不算是什么难事在这个问题上他和一般偏重于理科的计算机系的同学大不相同。

不过虽然这样但也不是说李远方并不在乎这种学习生活。毕竟他是高中毕业后四年才考上的大学在社会上和部队过了这么多年思想变得更加成熟更懂得去珍惜眼前的一切。

有的家庭条件不是太好的同学经常利用下午、晚上和双休日的时间出去打工下午干点杂事晚上做做家教他们宿舍里的赵红辉和张少华就找了好几个家教任务。赵红辉家在湖南农村父母都是农民收入并不高给他交学费还可以承受但给他的生活费就不能太多。而张少华的父母都是一个工厂里的工人这几年国营企业的效益不大好母亲已经下岗父亲虽然还在上班每个月的工资也只有五六百元只够维持家用而已据说他上学的学费还是亲戚给凑的所以张少华的压力更大些。幸好董文龙这个人虽然嘴上没有遮拦却非常热心凭着本地人的优势再加上当教授的父母的人脉军训结束后就给两人分别找了几家要请家教的现在赵红辉每个星期一、三、四晚上和星期天上午去给两个家住得挺近的初中生辅导英语和数学每个晚上两个小时星期天多一个小时每周下来能拿到二百多块钱。张少华除了一、二、四晚上要两个小时外整个双休日只有星期天下午没事而且学生分在三个地方有一家离学校还比较远要辛苦得多。

一方面李远方的家庭条件比较好另外当兵三年来地方政府给家里的经济补贴有六万多块父母都给他存了起来维持个三两年的学费和生活费是没有问题的所以李远方没有最近出去打工的计划。李远方认为大学的前两年是学基础课的时候既然目前没有生活上的压力就好好打基础多学点东西顺便把英语的四、六级都给过了算了。等到开始学专业凭自己以前在计算机方面的工作经历再想办法找一个适合自己的打工项目为毕业后找工作打点基础。

因此每天下午李远方都到图书馆去查资料。

他是有目的地去的复员后他在网上给自己申请了个两百多兆的个人空间为了提高访问量他打算做自己做个趣味的小游戏放在主页上。按照自己的兴趣他想做个使用易经算卦的软件就是根据易经的筮法用五十根竹签算运程的那种东西。要做这样的一个软件涉及到的知识比较多先是易经方面的知识筮法的原理、每个条目的现代文意义等。筮法的原理还好说怎么把易经中特别晦涩难懂的条目解释为和现实生活有关的意思就很让人费脑筋。虽说易经这东西中国人研究了两千多年但正因为研究的人太多众说纷纭的让人难以取舍。李远方所做的第一步就是对比历朝历代来的各种研究文献从中选择自己觉得更贴切些的解释来。做这件事如果不是上了现在这个大学在家里找的话无论是上网还是到地方的图书馆去都是没有这里方便的。毕竟这是一所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重点的综合类大学为了学术研究的需要藏书和各种资料特别丰富。因而李远方越来越感到考大学的选择没有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目录
异世天然呆王妃十八岁,爱无处不在浮华一生沙丘情锁迷糊小医女带着农场逍遥古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