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游戏竞技 > 中国流通经济期刊 > 第7部分

第7部分(第2/4 页)

目录
最新游戏竞技小说: 游戏降临:从单机开始逐步成神斗罗v:从捡到失忆的比比东开始卢丹妮邓佳哲末世:囤女神,系统百倍返现全球灾变:开局建设神级战车初之心盛霆烨长夜尽头周铮穿越成太子的小说傅啾啾穿越小说领先人类一千年原神之旅行者在漫威让你练短跑,你破了世界纪录?在古代逆流而上的日子精灵之我是农场主穿书后我成了小拖油瓶顾总太太把你拉黑了乔若星顾景琰从学霸开始迈向星辰大海大唐贵婿模板奥尼尔,美女都是我的充电宝王者:是个英雄就超标,别太离谱

泊,就都开始陷入了危机。

2。 “河神”的报复

2007年5月26日,工业污染严重的太湖爆发了大规模蓝藻。据媒体报道:当时整个无锡市都被一种臭味弥漫着,居民使用的自来水开始发臭,不仅不能喝,连洗澡都不能用,洗过的手,臭味完全覆盖了洗手液的香味。自来水变臭的原因,就是太湖蓝藻爆发所致,它让无锡唯一的饮用水水源遭受污染。

蓝藻是一种原始而古老的藻类原核生物,常于夏季大量繁殖,*死亡后在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而有腥臭味的浮沫。太湖每年进入夏季都会出现蓝藻,但规模都很小,一般一两天就过去了,但这一年,太湖似乎遭受到了“河神”的报复——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蓝藻就大举侵入了太湖。整个无锡市处于一种臭气弥漫的状态,这让习惯用吴侬软语唱着《太湖美》的无锡人十分无奈,人们开始疯狂抢购矿泉水,工厂停工,学校放假,游人骤减,无锡陷入了困境。一夜之间,太湖的“美”成了“臭美”。

第三章 博弈的本钱(2)

而实际上,所有人都明白,蓝藻爆发并非天灾而是“人祸”,它是对人们无节制用水和过度工业污染的一个报复。

太湖水的严重污染是蓝藻大量产生的前提条件。太湖流域一直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人口最为密集、生活最为富裕的地区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太湖沿岸的苏州、无锡等五个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始终走在全国前列,以全国的土地资源、的人口,创造了占全国6%的国内生产总值。但在经济迅猛发展、人口快速增长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尤其是太湖,在严重的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围网养殖和城市生活污染等多重污染交困下,水质在20年中下降了两个等级。在经济增长的光环下,掩盖的是太湖环境的不堪重负和由此带来的生态灾难。事实上,太湖污染事件也并非个案,让人恐惧的蓝藻在侵入太湖之后不久又先后侵袭了滇池、巢湖等地。

据媒体报道,无锡市曾在水危机之后反思:蓝藻爆发的问题“表面在水里,根子在岸上,是长期以来粗放发展方式的矛盾积累,和对太湖资源过度开发利用的结果”。改革开放以来,就有数以千计的企业在太湖沿岸聚集,这些企业在推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在持续地污染着太湖。高消耗、高污染、高危险、低产出、低效益等“三高两低”企业是粗放发展模式的重要载体,是破坏生态环境的重要源头。

针对目前中国严重的水污染状况,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曾公开发文说:目前,中国的水污染已经逼近危险临界点,7大水系的26%是五类和劣五类,9大湖泊中有7个是五类和劣五类。五类和劣五类水不能接触人体,连农业用水也不能做。也就是说,七大江河除了干流因水量大而水质尚可之外,大小支流几乎全部坏死!80%的湖泊水也全部坏死。蓝藻事件是一个标志——传统的发展模式积累的环境成本已经到了临界点,如果不能有效地治理水污染,恐怕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完成之前,我们就将面临严重的社会和谐问题!

3。 全球第二大污染源

中国在发展制造业过程中一直是喜忧参半:一方面,它让“中国制造”名扬世界;另一方面,它所带来的副产品——环境污染已让中国陷入“不能承受之重”的境地。这其中不但有水污染,还有更严重的大气环境污染。

中国的污染排放一直呈高速增长态势,大气污染非常严重。由于长期沿用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中国排放的单位GDP氮氧化物远高于发达国家,是日本的倍、德国的倍、美国的61倍;单位GDP二氧化硫排放量是日本的倍、德国的倍、美国的60倍。

污染的排放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造成了高昂的经济成本和环境成本,并对公众健康产生严重的损害。中国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居世界第一位和第二位,2007年二氧化碳排放水平量达到了亿吨。国际能源署(IEA)在《世界能源展望 2007》中提出:中国很可能在2007年取代美国成为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第一大国。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称,在全球20个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中国占16个。英国《独立报》记者查尔斯·沃克在一篇报道中称,中国一年排放的二氧化碳比整个欧洲排放的还要多。

2005年1月27日,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正式发布了评估世界各国(地区)环境质量的“环境可持续指数”(CESI),结果显示:在全球144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位居第133位,全球倒数11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目录
落跑弃妃:王爷爹地是混蛋孤钵-满朝凤华一梦上北大嫣然笑,皇后乱红尘一吻偷心仙脉传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