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3/4 页)
只会欠更多的债。大多数这样的人都没有意识到,他们 今天挣到的钱在昨天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份幸运或者是一个梦想,但是今天,即使他们得到了昨天 作为梦想的收入,他们还是会觉得远远不够。
他们看不出问题不在于他们的收人(或者没有收人),而是在于他们的用钱习惯。一些人甚 至认为他们的状况无法挽救,因而放弃了努力。结果,他们把头埋得更深,并继续做相同的事情 。他们这种借钱、购物、消费的习惯失去了控制,就像狂食者在心情沮丧时没完没了地吃东西一 样、这些人在心情沮丧时花钱。他们花钱,沮丧,然后花更多的钱。
他们经常因为钱与他们的爱人争吵,强硬地捍卫着自己购物的偏执欲望。他们生活在严重的 财务灾难中,期望他们的财务问题会奇迹般地消失,或者假想他们总会有足够的钱满足他们的购 物欲望。
这个等级的投资者通常看起来很有钱,他们有宽敞的房子,漂亮的汽车……但是如果你检查 一下,会发现他们是用借来的钱购物。他们也可能挣很多的钱,但是他们随时会发生财务危机。
在我的班里,有一位学生曾是一位企业主,他正是这种“挣大钱,花大钱”的人。他曾拥有 经营多年、生意兴隆的珠宝连锁店,但是一次经济衰退结束了他的企业,可他的负债还在。不到6 个月,这些负债就使他不堪重负。他在我的班里寻找新的答案,但拒绝承认他和他妻子是第1 级投 资者。
他来自“B”象限,希望在“I”象限中获得成功。他坚信自己曾是一位成功的商人,并且能 用同样的方式再走通往财务自由的路途。这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商人总是一厢情愿地认为他能自 动地变成一位成功的投资者。事实上,商业规则并不总是与投资规则相同的。
除非这些投资者愿意改变,否则他们的财务前景是凄凉的……或者他们与某位有钱人结婚, 而这个人必须要能忍受他的这些可怕的习惯。
你认识处在第1 级的投资者吗?(供选择)
第2 级:储蓄者
这些人通常定期地把一“小”笔钱放起来。这笔钱以低凤险,低回报的方式保存,如货币市 场的支票存款、储蓄存款或者大额存单。
如果他们有个人退休金账户,他们会把它存在银行或者共同基金的现金账户中。
他们储蓄通常是为了消费而不是为了投资(例如,他们攒钱买新电视、汽车、去度假等等) 。他们相信现金支付,害怕信用卡和负债,他们喜欢把钱放在银行里的那种“安全感”。
甚至在今天储蓄带来负收益(除去通货膨胀和税收因素后)
的经济环境中,他们也不愿去冒险。他们几乎不知道自从1950 年以来,美元的价值已经跌了90%, 而且仍然在以高于银行利率的比率连年下跌。他们通常拥有终生人寿保险单,因为他们喜欢这种 安全感。
这个等级的人经常浪费他们最宝贵的资产——时间,却去试图节省某一分钱。他们花儿个小 时从报纸上剪下赠券,然后在超市中,排着长队,笨拙地找到那些赠品。
如果不去努力地省钱,而把这些时间用来学习如何投资,若他们在1954 年投1 万美元在约翰.坦姆普林顿基金上并忘掉它,到1994 年它的价值将达到240 万美元。或者如果他们在1969 年投1 万 美元在乔治.索罗斯的量子基金上,到1994 年它的价值将达到2,210 万美元。同时,他们对安全 感的强烈需求,也是出于恐惧,这迫使他们把储蓄用于低回报投资,如银行的大额存单项目。
你经常会听到这些人说,“节省1 便士就等于挣到1 便士”,或者“我为孩子们节省”。事实 是某种深层次的不安全感支配着他们和他们的生活。其结果是,他们通常“少给了”他们自己和 他们为之省钱的人,他们几乎与第1 级的投资者完全相反。
储蓄在农业时代是个好观念,但是当我们进入工业时代时,储蓄就已经不再是明智的选择了 。从美国政府抛弃金本位制,疯狂地印刷纸币,使我们遭遇通货膨胀时起,简单的储蓄已成为非 常糟糕的投资选择。在通货膨胀时期,储蓄的人最终都成了赔钱者。当然,如果我们进入负通胀 时期,他们将是大赢家……但条件是印刷的纸币仍然有价值。
有些储蓄是件好事,建议你们在银行中保持有可支付半年到一年的生活费的现金。但是在这 之后,有比银行储蓄好得多也安全得多的投资工具。把钱放在银行并收取5%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