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2/4 页)
不绝如缕。一曲《万花向荣》,女优伶婉转的歌声清清悦悦的传来,勉强还算可以听清唱词,无非是些祝福吉祥的喜庆唱词,并无甚新意。
梅香浮动,就如同这隐隐约约的婉丽歌声,若有似无的阵阵传来,萦萦绕绕,沁人心脾。
近处的红梅在寒冷的冬夜里恣意怒放,宫里刚下过雪,花瓣上的白雪还没完全化开,阶前宫灯的灯光隐隐流转,花瓣上的积雪就透出一层淡淡的银辉,一时间,晶莹的白雪和殷红宝石般的红梅相得益彰、交相辉映。正印证了那句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姑娘,这个给你暖手,仔细着了凉。”宫女打扮的女孩递过一个金漆小手炉,倚栏坐着痴痴望梅的女子这才回过了神,道:“不用了,我这就回屋去。”
回了屋子,方才的那个宫女忙换了炉子里的碳重新燃上,没过一会屋内便有了暖意,女子这才发觉自己的手早已冰凉的彻骨,打了个哆嗦便坐在暖炉边暖手。
“姑娘方才看什么呢,看的这么入神。”宫女早换了新灯,一边剪着灯芯一边笑问。
女子哈了哈手,道:“外头的梅花开的正好,方才是在看梅呢。”
“院子里的梅花都是爷亲自督促着种的,自然是好的。”
“爷喜欢梅花?”
宫女倒了杯茶给那女子,说:“是,却也不是。”
女子接过茶盏,虽有些烫手但捂手也是极好的,听宫女这样说,便疑道:“什么叫是却又不是?”
宫女叹气道:“爷的亲娘,殁了的静淑妃娘娘生前最爱梅花。”
女子这才了然,道:“看来爷是思母心切了。”
“奴婢是从小就服侍爷和娘娘的,娘娘出生低微,原本只是御前服侍的宫女,却被皇上看中,一朝得宠才做了主子。因为原先宫女的身份,娘娘生前不知被其他娘娘欺负了多少了。好在万岁爷还算宠她,后来又有了龙种,日子是好过了许多,但仍是被其他娘娘瞧不起。所以娘娘教导爷特别严,一心想让他将来有出息,为自己出口恶气。好在爷很是孝顺乖巧,总算很是出息。”
女子沉默地听着,想着若没有个强大的靠山,想在宫中的生活着实不易,不由叹道:“娘娘去世后,爷肯定很是伤心了。”
“那是自然的。爷和娘娘的母子情深在这宫中实属罕见。娘娘没了之后,爷把自己关在屋里好几天都没出来,后来还是同娘娘关系好些的明贵妃来劝慰了一番,爷才算又恢复了往常。”
女子点头道:“怪不得爷和明贵妃关系甚笃。”
那宫女还欲开口,突然“哔——”的一声脆响,吓了两人一跳。
宫女走近一看,原来是烛花爆了,圆圆的脸庞在烛光下泛出红晕,喜气洋洋地说:“好了好了,烛花报喜,姑娘想是快要有好事了。”
女子笑问:“你信这个?”
“怎么不信。”宫女走回来笑着打趣她:“姑娘可不就是个有福之人吗。”
女子知道她指的“有福”是什么,并不说话,只低头浅笑。
那宫女原本还想促狭几句,但见她眉目低垂,眼波盈盈,双颊上染着一层浅浅的红晕,喃喃道:“姑娘真美,竟和静淑妃娘娘有几分相像。”
女子看她愣愣地样子甚是好玩,“噗嗤”一笑道:“和宫里头这些娘娘们比起来,我可是差远了,况且我虽没见过静淑妃娘娘,想来她也是个极美的女子,我又怎能同她相提并论。”
宫女摇头道:“姑娘相貌虽不是最出众的,但让人看了格外的舒服,说句大不敬的,那些娘娘们美则美矣,但都少了几分生气。而且姑娘眉目间的确是和静淑妃娘娘有几分相似呢。”
女子不再说话,微微一笑,问:“几时了?”
宫女回说:“戌时快过了,爷应该也快回了。”
除夕之夜,按宫里头的规矩晚上是不能歇息,需得守岁的。所以即便十分困乏,宫女太监们也不敢睡,最好便是主子开恩可以不用在身旁伺候着,这样同一个宫中的宫女太监们便可自己摆个席一同玩闹,这样守岁方可减少些睡意。
孟梓潇回来的时候便打发了近身伺候的宫女太监,那些宫女太监们巴不得一句,千恩万谢的告退了。
头里他早吩咐了人在他所住的永华宫的东暖阁里摆了一桌小酒席,但他回来的时候没先去东暖阁,而进了永华宫西边偏殿一间屋子。
屋子里灯光很暗,只有床头一盏小琉璃灯亮着,床头歪着一个人,正专心地翻着手头的书,并未注意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