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部分(第3/4 页)
施法之人功力不够,达不到显于外相罢了。
任由官家在龙案下踱着步。喃喃自语,陈老缓缓退回阴影之中。
两盏茶地功夫过后,踱步的理宗感觉有些倦了,又回到龙椅,拿起案上银碟中的酥黄点心送入嘴中。
“陛下,瑞王爷在殿外求见!”一道清朗中隐隐夹带几分尖锐的声音在内殿外响起。
“宣!”理宗神情一振,说曹操曹操便到。来得正好,他端起尚有余温的茶盏,饮了口清茶,将嘴中的点心咽下。
因有祖训,内宦不得参国事与机密之事,故垂拱殿内不留内宦,除了内内侍供奉,隐在暗处护卫,其余侍卫,皆在内殿之外,听候差遣。
金帘闪动,一道魁梧的紫色身影踏入内殿,行走之际,龙行虎步,气度逼人,正是威严端重的瑞王爷。
“臣参见陛下!”一袭紫袍,佩着玉鱼袋的瑞王爷觐见不需跪拜,仅是躬身作揖。
“六哥不必多礼!”理宗离开龙椅,,下阶来到瑞王爷跟前,两手虚扶,丹凤双目打量着瑞王地脸色神情。
“呵呵,青蝶说六哥满面红光,喜气洋洋,朕还未曾相信,……六哥真有喜事吧?!”
理宗见到瑞王的脸色果然不同以往,方正的脸庞,不同以外的坚硬,反而柔和许多,令人看着大是舒服。
“托陛下洪福,柔儿此次终于有救了!”
瑞王即使平日里端重自敬,不苟言笑,此时也忍不住笑得露齿,卧蚕眉轻动,有些滑稽,看惯了他板着脸地模样,乍见到他的笑意,反而令理宗有些不习惯。
“嗯——?!”理宗一愣,以为自己听错了,不由问道:“六哥是说……柔儿有救了?!”
“正是,陛下,我的柔儿终于有救了!哈哈……”瑞王忍不住哈哈大笑,颇是失态,未把垂拱殿看作严肃之所。
趁着王妃下厨做菜地饭前功夫,瑞王爷留荣王自己在厅内看书,他便走一趟大内,将事情跟官家禀报一番,说不定返回王府时,王妃恰好做完饭。
一路之上,将恍如做梦的事情回想了一番,越想越是觉得不可思议,越想越是令人兴奋,终于在官家面前发泄了出来。
“呵呵,难得六哥高兴。”理宗看着这位一向威严的六哥这般失态,心中也不禁染上了几分喜意,向殿外高声喊了声“高得贵,上酒!”
顺手拉着瑞王坐到东侧藤椅中,笑道:“让朕陪六哥饮上一杯,以贺柔儿得救!”
“好好,……只是陛下地龙体要紧,我们且仅小饮一杯,……唉,世事之奇,往往柳暗花明,臣这次对命运之莫测是深有体会!”
瑞王爷也不拒绝,对官家的拳拳之意却之不恭,只是近年来,官家的身体大不如从前,御医曾力谏,陛下须少沾酒。
一位皂衣小黄门捧着一只银盘,迈着小碎步趋至他们身旁,将银盘放下,将两只雕着龙纹的银杯斟满,再行礼退下。
两只银杯极小,仅能容下一口酒,这是因皇上龙体不宜饮酒,故意用此小杯。
两人比邻而坐,轻碰银杯,一饮而尽,理宗欲要再斟酒,却被瑞王爷挡住,不想再喝。
宋朝一代,有不杀言事大夫之祖宗之法,文官几乎没有死刑一说,多以迁、黜作为惩罚,故对于皇上,百官并不如后世那般唯唯喏喏,驳斥皇上之言,并非奇事。
“六哥,没想到世上真有人能够医好柔儿!”理宗将手自银质酒壶上拿开,不再勉强喝酒。心中的好奇被酒激发,颇是难捺。
“呵呵,此事多亏了十八弟,……十八弟结识了一位奇人,又万幸此人这几日恰巧来到了行在,于是十八弟便求他救治柔儿。”
端王爷脸上爬满了笑容,摇着头,庆幸不已,他亦知结交这等奇人,犹如手握国之神器。难免令官家猜疑,自是推于荣王爷身上,他是今上最亲密之人,亦是皇子地生身之父。最令官家放心。
“是十八弟结识之人?……哈,他整日里闲得发慌,只喜欢钓鱼发呆,还能结识什么奇人?!呵呵……”
理宗不由摇头失笑,又有些不解,一边接过内侍递过来的茶盏,轻对于荣王爷这个同胞亲骨肉,理宗心中极是亲厚,虽是满嘴贬词,却掩不住语气中地高兴。
“正是十八弟!……这次如没有十八弟,柔儿怕是再劫难逃!……唉,臣弟想想都觉后怕!”
端王拍了拍大腿,唏嘘不已。虽看他神情端重严肃,但却并非古板之人,知道陛下喜欢十八弟,自然从重捧一番十八弟的功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