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7部分(第2/4 页)
,呼啸而去!
面带庄严的表情目送他们离开。卢金斯上将终于深切体会到,当初的各国海军是多么的无奈。中国人,就是用这种诡异的手段,逼迫对手形同瞎子一般的摸索前行,通信不畅,危机重重啊!
留给他感慨的时间。实在是不多,朱斌压根就没有打算放过他们的意思,已经尝到了甜头的超能电磁炮,还在有条不紊的,继续发射!
超过500海里的射程。超过200公斤的超重弹头,光靠一条超级攻击舰的电力输出是无法完成连续打击的,这全都多亏了特斯拉的发明,能够集中全舰队十几艘主力舰上的核能发电,当然飞船所用的高能密集电容,是支撑发射的关键。
至于令人担忧的发射轨道磨损问题,在他这里根本不存在!每一颗动能打击弹头,自身经过强化磁场的特性,与磁轨之间形成的相斥力场,足以形成一道均匀稳定的隔膜,像是悬浮在三条轨道之间,无论多么快的发射速度,都不存在彼此的物理摩擦,那看似极快的十几、几十马赫初速,对于最快可以达到亚光速的流动磁场来说,根本不值一提。
终究是星际时代的技术,用在这里,不过牛刀杀鸡一般的轻松!
连续多次的超远程打击收效明显,精度被一次次的提高,面对越来越分散的德国舰群编队,之前的打保龄球式侧向概率打击,逐步进入到超远程精确瞄准定点攻击的节奏!
两条巨舰略略调整方位,电磁炮塔由笔直并行变为交错姿态,极远处的炮弹轨迹x交叉,由之前的汇聚转为剪切模式,在德军编队之中,狠狠的来一个超级“十字斩”!
你不是撑起大型圆阵的吗?那就看看,战舰组成的盾牌,是不是够厚了!
十几分钟的调整之后,又是一波高动能高速穿甲弹呼啸而至!
可怕的末端速度下,冰冷的空气被搅动出两个均匀弧度的空洞,贴紧海面的弧线攻击蕴含着优美物理线条,同样也因为极端稳定,保持了最大的杀伤力!
x剪切打击,面向的是德军圆阵中间一块大约占了三分之一宽度的区域,厚度、直径最大,游弋在区间的舰艇数量最多,基本不可能打空门!
这就像足球场上的临门一脚一样,射手是要设法穿透无数条挡路的长腿,把球打进球门;朱斌的炮弹,却要尽可能的命中所有的腿,球门?所有的战舰,都是球门!
智能火控系统的预判,命中概率超过5成的打击,两发必有一次的剪切成功,仅仅短暂的沉寂之后,继续爆发了!
“咚!”
纯粹的物理碰撞声,在冰冷的寒风中隔远了听到,实在沉闷,短促有力,使人想到了打桩机在深夜施工的场面,但遭到碰撞的战舰,却绝不好受!不过一千多吨的驱逐舰,非常倒霉的成了第一个剪切打击策略的牺牲品,轻薄的舰体,被从舯部一穿而过,竟然连诱爆炮弹的能力都没有,干脆利落的被活生生的撞碎了主体结构!
尤其是进入形变横滚姿态的粗壮长杆超强合金弹头,在中间尽情释放动能和破坏力的时候,把宽度十米的舰身直接撕碎,从另一侧冲出去后,赫然将伤口一直拉到水线一下。动能分散下去的后果,是整条战舰的结构性崩解,一大片钢铁零件随着斜飞出去的粗壮弹头继续奔行飞洒在海面上,就在弹头“咣当”横飞两公里砸到一条战巡舰的甲板炮塔上时,战舰干脆折断,沉入水底!
整条舰上的一百多名官兵。被突如其来的碰撞巨响给震晕了,根本没有反应的机会,就跟着残骸落入冰冷的海水,连抢救的机会,都没有!
被卸掉了大半动能的长杆炮弹,横滚砸在战巡的381mm三联装炮塔上,坚硬物体的面对面较劲,首先遭殃的是210mm的克虏伯装甲。
事实证明,星际时代的冶金造物。不是这年头的第一冶金技术巨头所能抗衡,震耳欲聋的的轰隆巨响中,足有三米多长的超强度合金长杆砸飞了一大片焊接钢板,更把沉重的三联装炮塔里面的小组成员震得半死不活,不过它自己也随之第二次弹射,向上斜着冲起二三十米,活似一条超级巨箭,在舰桥上众人眼里来了一次华丽丽的亮相。笔直锋锐的尖锥毫不客气的斜着扎进突出的瞭望塔底部,深深的镶嵌进去。只留尾巴在外面!
这真是堪称人间奇迹的一击!不但粉碎了一条驱逐舰,顺带着把一条战巡弄得鸡毛鸭血,舰桥指挥室中,舰长和一众随员目瞪口呆的看着,一条手臂粗的超级大针突兀的钻透厚重的装甲墙壁,对准了他们停住。剩余的动能和连续碰撞应力下,犹在以极高的频率震动着,发出莹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