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第2/4 页)
想找事,也得先过孤这一关再说,因此你们不用担心!孤担心的是流民!”
这不是司马遹危言耸听,历史上由于齐万年叛乱,导致胡人祸乱关中,使得关中本来就没有恢复的民力,进一步糜烂,再加上多年饥荒,使得关中流民遍地,其中一部分流民包括汉人、羌人、氐人,为了避祸迁入蜀中。
当中有位叫李特的氐族好汉及其后代更是借助这股流民的势力,成功割据蜀中建立成汉政权。
司马遹准备抢先一步,收拢部分流民,一方面收拢当地民心,另一方面确实想要招收一部分草莽英雄。既然他跟世家闹翻了,估计这辈子也别想从世家处弄到人才,要不然混到现在,他手下也不会只有祖逖寥寥几个人。
“好,请殿下放心,这件事就包在我们身上,臣这就去开始招兵。只是殿下咱们召的这些新兵能派上用场吗?”
祖逖倒是有些担心新兵不堪大用,虽然叛军主力被消灭了,但是胡人本来就是上马为兵、下马为民,汉人在这方面有着天然的缺陷。
“呵呵,士稚不用担心,孤看一时半会儿还不用我们上战场,眼下孟将军刚刚统帅精锐抵达,再加上有五千精锐匈奴骑兵相助,剩下那点叛军根本不足为虑。孤招这些新兵,根本不是为了对付叛军,而是为了以后打算。”
“来,你们过来看看。”司马遹领着几人走到一副雍州地图前,“在安定郡、冯翊郡以及他们北边居住着大量马兰羌、卢水胡,这两个部落正是此次关中叛乱的主力,孤打算找机会先教训一下这两个部落,然后顺便清理一下北方边郡!”
梁王大营,孙秀、卢播二人正陪着梁王饮酒作乐。
“呵呵!恭喜王爷,贺喜王爷!”
“呵呵,这次多亏了先生谋划,否则寡人这次就得问罪进京了。”
“哎,王爷多虑了,以王爷天生贵胄之资,即使没有臣也能逢凶化吉、遇难成祥。”
“王爷,臣听说太子也上了份奏章,把全部罪责都推到王爷身上,可有此事?”
自从被太子教训了一顿后,卢播算是跟太子结下了仇怨,一心想要找太子报仇,不过他也知道凭他自己无论如何也不成,这件事还得落在梁王身上。
“哼!人家是太子,嘴又长在他身上,他想怎么说关我们什么事!”
这时梁王对司马遹也没有一点好感,之前怕太子抢权,现在更怕太子掌握了他的把柄将他一锅端。
“王爷,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主动出击。太子刚刚打败了叛军主力,据说缴获了大量叛军机密文件,若是其中真有王爷写给齐万年的信的话……”
听了卢播的话,梁王皱了皱眉,当初他不愿意留下任何痕迹,可齐万年也不是吃素的,见不到梁王亲笔书信,说什么也不愿意伏击周处,生怕上了别人的算计,可没想到今天这件事竟然成为他里通外敌的证据。
“你们是说太子已经掌握了本王的把柄?”
“嗯,臣有八成的把握可以确定,王爷写给齐万年的书信一定是落在了太子手中。”
“既然如此,太子为何没有将之呈现给朝廷?”
“呵呵,因为太子是个聪明人,他知道仅凭一封信还不足以置王爷于死地,要知道王爷背后站的可是贾皇后,那可是当今最有权势的人。”
“既然如此,孤还有何可担心的?”
“呵呵,王爷知道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吗?当初信陵君杀掉的晋鄙背后可是有魏王撑腰!?臣观太子绝非简单的人物,他一定在谋划王爷手中的关中大军,王爷若不想步晋鄙的后尘,就必须早早谋划!”孙秀语气中透着诱惑。
“这,这……寡人要好好想想!”梁王如何听不出孙秀其中隐含的意思,可他自己还没有那么大的胆子,因此只能装聋作哑。
孙秀对此颇为不屑,认为梁王还不如赵王,虽然赵王也不是什么雄才大略之辈,但起码敢做敢想,自从下定要登上至高之位的梦想后,赵王就一直为其不懈努力。再看看梁王,明明害怕太子夺权,却偏偏犹犹豫豫,瞻前顾后。
从梁王那里出来后,孙秀转而去了匈奴人的大营。刘渊此次入关中也是心怀其他目的,晋阳王氏想要他配合孙秀除掉太子。说实话以前刘渊真没有将司马遹放在眼里,但是最近发生的一些事却让其对太子刮目相看。
太子不但一举将周处从众军围困中救出,还彻底打垮了胡族叛军的主力,自从葫芦口一战之后,叛军开始收缩兵力,龟缩在北地郡、安定郡苟延残喘。可以说太子一战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