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1/4 页)
的演法,都是用右脚踢的,踢得圆浑优美,非常漂亮。可是,他却谦虚地对
导演说:“假如你们电影需要,我用左脚踢也可以。”拍“跑城”时,周信
芳又对导演说:“我往这边走,如你们不好拍,我就往那边走好了。”舞台
上,徐策是跑圆场的。拍电影时,导演起初想按照舞台上的样子,也拍“跑
圆场”。但是,周信芳为此反复思考着。他说:“拍电影时跑圆场不大合适。
舞台上,由于限制在一个框框里,人物明明要往前走,但碰到侧幕了,只好
回过头来走圆场了。电影要求真实,而且布景比舞台开阔得多,摄影机又可
以跟着人物拍,因此我看徐策应该一直往前走。如果再跑圆场,就会使人感
到他跑着跑着,怎么又往回退了?”
这一席话,说得应云卫频频点头。于是,他和周信芳一起商量,设计了
皇城、城门、金銮殿等场景,以便让徐策直往前走的目的地更加明确了。
抱病走“吊毛”
一九六一年五月一日,毛主席在上海接见了周信芳。六月,周信芳参加
了上海市京昆传统剧目会串,与俞振飞合作演出《群英会》等戏。
同年八月十四日,上海举行梅兰芳先生追悼会,周信芳报告梅氏生平事
迹,并在报刊上撰文悼念梅兰芳先生逝世。
一九六一年十二月,周信芳赴京参加文化部举办的周信芳演剧生活六十
周年纪念活动。
十二月十一日,首都文艺界在首都剧场隆重举行纪念会。会上,中国戏
剧家协会主席田汉致祝词,题为《向周信芳同志的战斗精神学习》。他高度
赞扬了周信芳的战斗精神、革命热情以及对京剧艺术的贡献。他号召戏剧界
的同志们“更好地向周信芳同志的精进不懈的战斗精神学习”。
纪念会后,周信芳参加专场演出。戏码是《打渔杀家》。剧中,萧恩有
一个“吊毛”的动作。开演前,周总理得知周信芳这些日子血压偏高,便特
地到后台对周信芳说:“今天规定一条纪律,场上不许翻“吊毛”,最多只
能滚一个‘抢背’。”可是,一到场上,周信芳就把个人的健康问题置之脑
后了。他依然走了个“吊毛”,动作干净利落,很“帅”。演出结束后,周
总理尽管觉得他不该冒这个险,但还是紧紧握住他的双手,热烈祝贺他演出
成功。
周信芳回到后台,为他配演萧桂英的赵晓岚直埋怨他说:“院长,你怎
么不听劝,出了事怎么办?玩儿命哪!”“嗯,不这么演不行啊!观众看到
这里,都知道要走个‘吊毛’,我怎么能偷工减料呢!”他边卸装边说,“一
个演员,舞台就是战场。打仗时要是非来这一下不可,就是牺牲了,也得这
样,一定要完成任务。”赵晓岚听了,十分感动。
周信芳这次在京演出,反响十分强烈。文化界知名人士纷纷题诗祝贺。
田汉的诗是:
六十年来磨一剑,精光真使石金开;
深忘眼弱和头白,唱遍山瞰与海隈;
万死不辞尊信国,千人所指骂王魁;
乾坤依旧争邪正,珍重先生起怒雷。
王昆仑写了《贺周信芳同志演剧生活六十年》(八首):
周恩来总理在北京观看周信芳演出《打渔杀家》后,上台与周信芳热烈
握手(一九六一年十二月十一日)七龄出世便峥嵘,矫矫麒麟崭崭名;
苦炼勤修成独创,后生跻跻此师承。气势汪孙韵味谭,更工伸貌铸麻潘;
兼收问我谁为主?迈出藩篱我自专。
(汪是汪桂芬,孙是孙菊仙,谭是谭鑫培,麻指三麻子,潘是播月樵。)
赴会关公睨宝刀,跑城徐相白须飘;
捋髯抢步非形似,风格原从内蕴高。
感染谁如麒派深?人人击节效麒音;
一宵剧场呈新奏,来日风驰处处间。
天低云冻百花催,却看红梅斗雪威;
听到文山无愧句,激吊观众气如雷。
笑看蓁莽随风灭,抖擞同颜天地春;
久战终成新战士,艺人何事让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