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第2/5 页)
犯科规私自外出争
看麒剧。
北京演出后,经青岛南返,至南京、无锡、苏州、汉口等地演出。前后
流浪三年。
经整理加工,首演《全本清风亭》。一九三三年三十八岁
四月十三日一十六日,周与正在天津演出的马连良在奉和戏院合作演出
了《十道本》、《一捧雪》、《小桃园》、《借东风》、《摘缨会》等戏。
五月,与新艳秋合作演出《霸王遇虞姬》、《玉堂春》等剧。
一九三五年四十岁
四月应黄金大戏院之聘,重回上海。上海麒迷喜出望外,出版了《麒艺
同志联欢社特刊》,胡梯维撰联:“此别忽三年,坐教孺子成名,百口偕称
萧相国;重来歌一曲,且喜使君无恙,万人争看薛将军。”
九月辞班,赴宁波、杭州、南京等处演出。一九三六年四十一岁
六月,再入黄金大戏院,八月演出《董小宛》、《丁朗寻父》等,卖座
连十数日不减。
一九三七年四十二岁
四月,周同王芸芳等,北征津沽,露演于新建之中国大戏院,剧目有《董
小宛》、《华丽缘》全部《韩信》等。
上海联华影业公司为周拍摄《麒麟乐府》的第一部《斩经堂》。周与袁
美云合作,费穆任艺术指导,周翼华导演,黄绍芬摄影。六月十一日在上海
新光影院首映。田汉、桑弧分别在《联华画报》上撰文评论。
“七七”事变发生,周始率移风社南返。
八月,回到上海。
十月六日,与田汉、欧阳予倩在卡尔登戏院举行二十余人的座谈会,讨
论抗日救亡运动问题。次日,在该剧场举行上海戏剧界救亡协会成立大会,
主持歌剧部工作。
十月,移风剧社东山再起,在卡尔登与袁美云、杨瑞亭、王兰芳等演出
《明末遗恨》等。一九三八年四十三岁
移风社进行调整,赵啸澜、于素莲、刘文奎、玉熙春等相继加盟。除演
《明末遗恨》外,排演了《温如玉》、《香妃恨》、《徽钦二帝》。
年末,演出朱石麟编写的《文素臣》,与王熙春合演。公演之夕,有“万
人空巷来观”之说,连满三个月,被称为独标风格的新型平剧。
一九三九年四十四岁
续排《文素臣》二、三、四集,观者愈众,电影、申曲、弹词纷纷仿演,
时人称为“文素臣年”。
四月,移风社去胶州公园,为坚守在四行仓库孤军奋战的“八百壮士”
慰问演出。
上演《明末遗恨》。
“十一月,举行麒派大会串,为难民救济会义演。一九四○年四十五岁
一月二十三日,上海进步人士为救济难民,联合举办慈善义演。在卡尔
登戏院演出话剧《雷雨》,周客串,扮演主角周朴园。同台演员有金素委、
桑弧、胡梯维、高百岁、马惠兰等。由朱端钩导演。
为建造梨园坊义演,周与小杨月楼,盖叫天合作。一九四一年四十六岁
上海日伪特务机关“七十六号”头子,要周去唱堂会,周拒唱堂会。
上海地下党组织派文委领导成员姜椿芳与周联系。
五月,移风社屡接恐吓信,被迫停演。周先后设法去港转赴大后方,后
因太平洋战争爆发而未能成行。此后不定期地作短期演出,以维持同仁生计。
八月,移风社被迫解散。
一九四二年四十七岁
一月,在黄金大戏院演出,同台的有黄桂秋、王熙春、袁世海等。
十月,在皇后大戏院演出,同台的有裘盛戎,张淑娴等。
一九四三年四十八岁
上海京剧界进步青年组织艺友座谈会活动,周予以支持。
一九四四年四十九岁
十二月二十六日,艺友座谈会为纪念成立一周年,演出新编京剧《信义
村》。周出席祝贺,并赠花送篮。一九四六年五十一岁
春天,欧阳山尊访问延安回来,在上海红棉酒家,向进步文艺工作者介
绍解放区情况,并传达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周信芳参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