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部分(第2/4 页)
,踢了踢腿,向着张果老笑道,“是不是又有什么活了?我们快走吧!”
韩湘子也自门口绕了过来,看到张果老一脸的忧色,长笛在手中转了一圈,也温雅的说道:“张果老,我们都没事了,不要为我们担心。我觉的我们应该去帮帮他们!”
“可是?”张果老还在犹豫,梅霖却急的把韩湘子推了一把,“快去,快去,晚了就来不及了!”
蓝采和和韩湘子对望一眼,两人一左一右突然把手伸到了张果老胁下,一下子把张果老托了起来,蓝采和驱动云彩急速向西方飞去。
梅霖站在风里,一直看着他们离去,天突然亮了起来,又到了上朝的时候。
梅霖知道远处的事担心也没有用,还是得先做好自己手头的事。
于是,梅霖先去见皇上,然后与皇上分路到了大殿之上。
六王爷抱着金简早早的来到了大殿之上,看到梅霖到来,还向着梅霖笑了笑,便把眼睛半闭上了,好象以后的事再也与他无关。
今天的事依然是议论与金国的关系,是战是和?那些大臣们看到梅霖在此,皆不敢放言而论,只微微提了几句,便沉默不语,却见到梅霖也学会了六王爷的样子,坐在椅子里,半闭着眼,对外界的事不闻不问。
一直只听不说的皇上突然间开声了:“众爱卿,关于与金国的事我们已经讨论了多日,今天我们先放一放。我们还是回到我们最初的议题上来,我们今天只议论岳将军的事。朕认为岳将军之死完全是奸臣秦栓一手所为,是秦栓害怕岳将军军功盖世,将来会夺了他的相位,故此与其妻王氏定下计谋害死岳将军。太上皇上当时未予详查,便听信了秦栓谗言,也是深有悔意。岳将军之死是冤屈的,岳将军一生为国,立下战功无数,若非为奸臣所害,早已复我大宋河山。因此,朕决定寻找岳将军遗骨,予以重新安葬,不知众卿意下如何?”
皇上的话刚一说完,众大臣中便站出一人大声叫好,正是兵部侍郎刘新。
皇上虽然只字未提北伐之事,但表彰岳飞就等肯定的北伐,因此主战派人人皆山呼万岁,喜不自盛。
而主和派虽然也明知其意,但皇上并没有提北伐之事,也不好反驳。至于在为岳飞平反这一件事上,主和派中也有许多人认为秦栓所为太过,心里早存愤怨,此时见皇上能够予以平反,心中也感欣慰。
皇上既然能对忠臣如此,自然也会对已如此,不至于像高宗之时,令人死于“莫须有”的罪名。
至于六王爷也知皇上之意,但因与梅霖有约,也不便出言反驳。
当然,秦栓的嫡系心中大不是滋味,其中与秦栓关系最密切之人便是汤思退,汤思退被贬后雄心大失,知道自己待罪之身,也不敢多加争辩。再看此时满堂欢呼的情况,也难有异言,因此只好在心中默自忧虑。
皇上见大臣皆无异样,不禁大为欢喜,当即下旨,由刑部负责查找岳飞的遗体,找到之后予以厚葬。从今天起,正式追封岳飞岳鹏举为鄂王,谥武穆。
令皇上大为扫兴的是,旨意已经下了三天,刑部却迟迟未查出岳飞遗体的真正下落。皇上迫不得已,又下一旨,宣赏500贯白银的高价通告天下,寻找岳将军的真正遗体。
皇上也曾问过梅霖,梅霖只是笑了笑,却没有回话。
堂堂的大宋朝竟然连威名远扬的岳将军的遗体都弄丢了,不禁令皇上大为光火。
夜已深,皇上却仍然毫无睡意,只在墨香亭边走来走去,有心再去叫梅霖来问,也知道既然前一次梅霖不说,第二次恐怕也是白问。
纵然是白问,也比闷死要好,哪怕能打听到一点点音信也好啊,皇上终于忍不住,大声的喊人立即去请国师前来见驾。
太监答应一声,小跑着走了出去。
却突然又有太监来报:“吏部沈侍郎求见!”
“这么晚了?不知沈侍郎有何事?”皇上略想了一下,还是决定要见沈小聪一面,看看他说些什么,莫不成是有了岳将军遗体的消息?
想到这里,皇上立即传旨沈小聪觐见。
沈小聪恭恭敬敬走了进来,却不是为岳飞之事而来。沈小聪满脸忧色的说道:“皇上,您整日里不是朝议北伐,便是朝议为岳武穆立碑修庙,昭告天下。皇上,如果你真的想要北伐就应当先治理好国家啊!吏治、民生,这都是国之根本,皇上应当多朝议一下这些事情啊!”
皇上一凛看了沈小聪一眼,虽然心中略有不高兴,但依然认真的问道:“依爱卿看,朕应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