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1/4 页)
说过:最能代表香港的,不是尖沙咀钟楼,不是太平山老衬亭,不是海洋公园,不是大富豪夜总会,不是香港脚,而是香港小姐。香港自从七十年代经济起飞,电视机渐渐成为家庭的必需品,娱乐也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无论从经济还是文化的角度看,七十年代都是伟大的。香港本土的选美、电影、流行音乐、漫画等等,都在这个时候像青春期的少女般生机勃勃地发育起来。 1973年6月24日,在“美貌与智慧并重”的口号下,“电视广播有限公司”(简称无线电视)选出了第一届香港小姐孙咏恩,这项轰动全城的美丽竞赛才固定由无线举办,每年一届。 七十年代的港姐选美,尽管引入了泳装环节而被人指为大胆,但视其标准,实际上是对传统文化的回归。早期的港姐除了勇气过人之外,完全具备中国传统妇女的“德言工容”,所以一个个高贵端庄,堪称女性楷模。较为著名的有张玛莉、朱玲玲、郑文雅,她们都不属于艳光四射的美女,选美时也没有显露出娇嗲的少女味,好像天生就具有“母仪天下”的风范。所以香港小姐的高贵之名,可以说是这些佳丽齐心协力打造出来的。 1983年,参选的佳丽里出现了张曼玉。这个笑起来像猫的少女也曾是大热门,有着一流的身材;但她还是输给了看上去文静的杨雪仪。这届选举之后,杨雪仪发展平平,投身演艺界的张曼玉却如鱼得水。两人形成鲜明反差的际遇,更印证了民间对港姐选举标准的总结:冠军是选老婆,亚军是选女朋友,季军是选小妹妹。 1984年到1991年,是港姐竞选的最辉煌的时代。在稳定而富庶的社会里,娱乐的“娱乐功能”渐渐压倒“教化功能”。香港小姐选举不仅是电视台的王牌收视节目,更是吸纳大量广告的王牌创利节目。选出来的美女不再有必要做女性的表率,她们的首要任务,是让观众赏心悦目,吸引更多的眼球,给出手大方的赞助商以足够的回报。 大量的赞助也为当选港姐带来丰厚的奖品,一夜之间名利双收的灰姑娘童话,让香港少女对选美充满憧憬。在比较大的选择范围中,出现众望所归的美女也就相对容易了。如果从演艺的星空中摘下这些名字,香港的影坛和电视界要黯淡一半。 张曼玉、李嘉欣、翁美玲、杨宝玲、邝美云、谭小环、李绮虹、张可颐、杨婉仪、李珊珊、潘芝莉、袁彩云、海岚、赵翠仪、吴文忻、郭羡妮、原子、胡杏儿……她们上镜漂亮、有观众缘,位置基本上按美貌排列,智慧无可比。每一个选美的胜利者都会开始一段不平凡的人生。 &
第一章 中国选美元年:与世纪同步的美丽风暴(6)
一年一度的香港小姐选举,已成为香港的一种文化,成为香港人集体的记忆行为。香港七十年代的忠厚,八十年代的浮华,九十年代的刻薄,用这些美女的青春来作了笔录,为这个光怪陆离的大都市刻画出完整的轮廓。 图片:2002年香港小姐  
第二章美女标准:道可道,非常道(1)
玄妙无常的时代特色 对于美丽的女性,我们的眼睛永无倦意。克尔凯郭尔说:“每个美女都是一个美的造物,又是一个美的整体。明媚的笑,淘气的眼神,期待的目光,沉思的头,丰盈的意志,忧悒的情绪,掠人的眉宇,疑惑的樱唇,神秘的额头,野趣的行为,茂盛的睫毛,起伏的胸脯,丰满的臀,小巧的脚,纤细的腰,天使的纯洁,如梦的渴望,空灵的优雅,不可言语的叹息,羞涩的谦柔。这个美女是上天唯一造成的美女,任上帝有天国,我只愿拥有她。” 一个时代总会有一个貌似新颖的美女标准呈现出来。 美女是人类文明用之不竭的思想中灵性得富源。美学的光荣在于它仅仅关系于美的事物——女性与美丽的幻想。 淑女体态五百年回眸 体态美,是女士们始终不渝的追求。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审美观也不断发生着变化。 梨型身材的主导年代(公元15世纪至18世纪末)
欧洲古典油画上的女性体态是这时期最理想的身材,并一直维持至18世纪末。浑圆的 身躯、丰满的臀部,流露强烈的母性感,强调女性应扮演的传统角色,即既为人妻又为人母 的天职。 图片:古希腊油画1~2幅 力臻完美的葫芦型身材(19世纪) 当时的时装杂志为美国女性建立了一个审美新标准。当时的美女全部拥有葫芦型身材,非常紧身的蕾丝并加入大量垫料于服装内,务求营造夸张线条,以达到最佳效果。 图片:欧美19世纪电影的经典形象:如《飘》郝思嘉 瘦削就是美(20世纪初至40年代) 苗条的身材成为魅力和具有智慧的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