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3/4 页)
缝隙,探头往内张望,黑漆漆的看不见景况。
正自心奇时,倏然只见似有一道白影在前方数丈一晃而逝,吓得她急忙缩首退步。
约莫片刻不见动静,这才再度探首内望并思忖内里是否有何凶险?
但是如不往内探寻又怎能寻路出困?因此紫娟便将那粒夜明珠拔下,执珠照明小心翼翼的往内行去。
一条长约五丈只容一人可行的通道中较外面干燥青苔略少,而通道顶上也有一粒被青苔包裹住的夜明珠。
通道内里竟是一间大石洞,步入石洞细望内里空荡荡的,而前方一片耸立的石板似是一面石屏风,后面
“啊”
一声惊骇的尖叫从紫娟口中响起,在石洞回响得更令人毛骨悚然。
只见石屏风后竟是一个离地高有一尺的小平台,而平台上竟有一具盘膝枯骨,在这阴森寂静的石洞内,猛然一见之下,莫说她这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便是一个胆大的男人猛然一见也是心惊胆颤的吓一跳。
盏茶工夫紫娟才平复的缓缓定下心神,微有惧意的在洞内观察,竟看到枯骨左侧一面平整的石壁上刻有字迹,於是近前观看,只见石壁上刻着:
“祯明二年杨坚封随公篡周灭我大陈改隋而建隋朝生灵涂炭流离避祸我远祖自建康南迁
道家丹山赤水之天观脉落居古山腹龙脉孕育灵芝双株辟室护之吾得祖帖循入秘室复返无门久困命丧在即留字警示 无为居士霍逸尘”
紫娟细望之后不明其意,然仔细推敲之下才逐渐明了内中含义。
原来霍家远祖本是古朝“陈国”之人,因遭“隋文帝”灭国生灵涂炭之际由国都建康(现今之南京)南迁,后观风水地脉,发现道家三十六小洞天之一的“丹山赤水之天”乃是龙脉之地。
因此建庄落户定居,并在山腹内发现龙脉之内孕育有灵芝两株,因此才建此石洞护之。
而坐化的“无为居士霍逸尘”,不知是那一代的霍家先祖,从祖先字帖中发现到秘室图,因此循图进入地底秘室,但却回归无路才久困丧命。
紫娟想通之后却又奇怪为何他能循图入洞,却又无路可退出石洞?难道不会从原路出去吗?
百思不解之下,於是再细查石洞,又发现另一面石壁上刻了数十个执剑小人,每一个小人的动作皆不同,旁边尚有一些密密麻麻的小字。
再仔细看那些小字,竟是庄主祖传的“归元神功”心法,以及九九八十一招的“归元剑法”详注文,另外尚有单独详注的一招剑法“九九归元”。
“哇!这就是本庄仗以成名的神功及剑法嘛!咦?那是啊?是一柄宝剑?”
在枯骨之旁有一柄尘土附着的长剑,缓缓走近取起拭净,见剑鞘乌黑雕纹古朴,上刻三个古篆“归元剑”。
“咦?这柄宝剑也叫‘归元剑’?那岂不是和庄主的配剑同名?这不对,这柄剑留在此秘室内已有数百年之久绝非仿制啊!莫非庄主那柄才是仿制的?”
真让紫娟猜对了。
“四明山庄”的霍庄主远祖,早在两百余年前曾有一位远祖无缘无故的失踪,因而“归元宝剑”也随之失踪,现今留传的“归元剑”则是后代子孙依祖传宝剑所仿制的,因此才有了两柄同名宝剑。
紫娟又在石洞内发现了一道窄岩隙,於是手执宝剑壮胆的前行,在峻突不整的岩隙中折转挤行,有时尚需爬行方能前进,若非是她娇小的身躯勉强可穿入岩隙,否则真难以通行,除非是曾练有缩骨神功之人。
正前行时突觉有阵阵清香味从前方溢至,顿时使她饥肠辘辘不自觉的咽了咽口水,且芳心欣喜的脱口叫道:“哇!好香咧!”
又疑又喜的急往前行,突见有物在前方闪动,顿时心中大吃一惊的立时将宝剑在面前挥动。
可笑的是她在心急中竟未将剑身抽出,只是挥动着连鞘剑身,真遇有何种异物时又何能仗剑护身?
尚幸前方空无一物并无危险发生,於是紫娟再度侧身前行,但已极为小心翼翼的缓缓前行。
愈往前行香味愈浓,更令她食指大动得加速前进,终於进入另一个高宽的大岩洞内。
只觉洞内寒气逼人湿气甚重,远处有十余株高大的石笋,石笋下则是浮光闪动的水面。
好奇的近前观看,只觉香味愈来愈浓厚,这才发现那些石笋上竟长满了一片片雪白之物,而香味便是从那些片状散发出的。
不敢轻意的靠近,於是沿着水池查看,只见池水约莫不到尺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