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部分(第1/4 页)
“哦,那就好,那就好。”绍岩驻足片刻,然后道:“御书房里还有一大堆奏折,朕先过去了,你也早点回去歇着吧。”
“嗯。”郑月桂点了点头。
绍岩大步流星的朝御书房赶去
时光流逝,转眼间一个多月过去了,在这段日子里,绍岩白天亲自检阅士兵操练以及部署情况,晚上忙着批阅奏折,有时甚至一直忙到半夜,而且见天一大早还要与白如雪练习剑法,强化自身体能训练,因为他知道,在不久的将来,还有一场恶战在等着他,说不定哪一天就会亲自指挥千军万马上阵杀敌。
同时,他命令手下得力干将张百户、王信、章怀德、常一笑、李长生、周延佛等人带着部队一度试着向四周扩张地盘,众将领不负所望,短短的一个多月内,他们连续攻下十几座城池,硬是从梁、楚两国大军手中夺回了丢失的半个国家,他们每到一处,便在当地招兵买马,不出一个月,东林部队已由原来的十几万人一下子发展到三十多万,比原先翻了一番。
东林国的不断壮大,令楚国大将秦岭以及梁国统帅金定国的恐慌,就连楚国国君都为之犯愁,两国经过商议,决定各自出动二十万大军进逼东林国。
眼看楚梁两国的四十万大军即将大兵压境,以曹昆为首的那些主和派大臣纷纷奏请皇帝退居海岛,而邓炳堂等多数大臣则坚决反对,绍岩当机立断,采纳邓炳堂的主战建议,他先命周延佛带着手下十万义军从侧翼佯攻侵略军,待敌人乱了阵脚,再由王信、张百户的主力部队从正面发动总攻,他的方针便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撤。
绍岩心里很清楚,这个办法比较适合山地作战,又称之为游击战,偶尔能侥幸投机取巧打个小胜战,但是,一旦到了平地上,便如同英雄无用武之地,弄不好还会被敌军合围。
另外,打仗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三者缺一不可,连日作战下来,东林部队虽然在一定的程度上取得了的胜利,然而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在攻取河阳县时,为了保护附近数万百姓的人身安全,卢金、卢银、卢财三兄弟领导的五千骑兵全部阵亡。
进攻勾庄城时,总兵张顺不幸被城墙上的石头砸中脑袋,后来在被送回大营的路上停止了呼吸,除此之外,还有闻子详,张东、陶望州、黄恩铭、赵庆辉、黄龙、周云剑、邓全等十六名总兵阵亡。
纵是如此,东林将士以复国为已任,以绍岩为领导核心,队伍仍旧日益壮大,东林大军所到之处,无不受到当地百姓的热烈欢迎。
第二百八十八章 全线反扑(2) '本章字数:4405 最新更新时间:2011110907:26:38。0'
兵者,讲究的是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东林大军之所以处处所向披靡、无坚不摧,除了东林将士有着顽强的斗志外,还须具备以上这三点,用民间的话来讲,绍岩这次挥师东进乃是顺应天意,加以时日,复国大业指日可待。
然而,就在百姓们欢呼雀跃、东林大军士气高涨的时候,绍岩却遇到了一个大难题,那便是军饷和粮草的补给问题,随着部队的不断发展壮大,再加上每次作战都要耗费巨大的的财力、物力,国库现有的库存银两已经寥寥无几,虽说在作战过程中,东林部队或多或少能从敌人手中缴获一些军需品,可是数量却是非常有限。
据那些俘虏们交待,他们在面临城楼守不住的情况下,早已将城中的粮草要么转移,要么当场销毁,就连老百姓家里的都不放过,这种做法倒是有点与当年那些狗日的小日本有点相像,烧、杀、抢“三光政策”。
如此一来,到了东林军攻取城池的时候,基本上是一座空城,并且还是个烂摊子,绍岩每到一个地方,一方面要安抚当地的贫民百姓,一方面还要为军饷而犯愁。
古往今来,工人拿不到工资就会罢工,士兵领不到军晌就会哗变,尤其是在这个冷兵器的年代,战争极其残酷,即便朝廷可以暂时拖欠士兵军晌,却也总不能让他们饿着肚子打仗吧。
这一天早朝,文武大臣就为这事展开了争论,有人建议朝廷应该恢复对百姓的徭役赋税,正所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而有些大臣则认为,这些原为敌占区的百姓们,如今大部分连自个儿的肚子都填不饱,何以向朝廷纳税?
绍岩也认真想过这些问题,一个庞大的国家并不是靠哪个统治者就能推动的,从真正意义上来说,老百姓才是天下的主人,换而言之,纳税是早晚的事,否则即便绍岩有回天之术,也难以支撑这个日渐庞大的东林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