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部分(第1/4 页)
有其他比如酱油、食醋、甘蔗、书籍等各种杂项,其中以书籍最贵,虽然每一种只收购一本,但每本的价格是市场价的三倍!
不过据说已经不收《墨子》、《诗经》、《尔雅》和《论语》,显然是自治区已经收购过。这玩意就是抢时间,越晚承接下来,可以出售的书籍也就越少。
这里很多的规矩,都是别的地方没有的,尤其是外包这种东西糜竺以前也从未听过,可见这自治区里面,也有非常精通于做生意的存在。
换言之,这次要交易造纸技术,只怕不是那么便宜就能得到的了!偏生他们糜家在徐州或许还有点影响力,不过若非得以他不打算借助刺史这份人情,太难还了!徐州刺史也管不到自治区这里,据说这里只向陛下负责!
在这里,他也看到了不少珍贵的东西,比如犀角和象牙,这些在北方都能卖出不错的价钱。甚至还有一些犀牛皮和大象皮,非常厚实,是做皮甲的好材料,差一些的朴刀和长剑只怕都没办法对其造成伤害。
只可惜这些材料往往刚刚拿出来,就被自治区的官府给收购了过去,价格非常公道。
糜竺却是很奇怪,这皮革还能作为防具,但这犀角象牙他们拿来干什么?自治区刚建立不久,这里的居民大多都是山民,犀角和象牙根本用不到才对啊!
花了点钱,好歹是给他套出了真相:县衙收购犀角和象牙,同时会有专门的雕刻作坊进行雕刻,制作成为精美的犀角杯、象牙雕刻和象牙筷等各种工艺品。这种高超的雕刻技术甚至涉及到一些微雕领域,想要雕刻得那么精美,除了自治区没有别的地方能做到。
把这些东西装在盒子里面,然后装在塞满干草的大箱子里面运出去销售,价钱直接翻三倍有余,乃是郡治甚至北方一些大城市富贵人家的最爱。关键还是产量少,很多说好话是有价无市,奈何暂时没人能够仿照,所以这笔巨大的利润只能由自治区独吞。
粮食也有收购,主要是收购麦子和稻米,南方不太适合种植粟米,再加上多水,所以李煜打算发展水稻种植。今年初种下去的水稻试验田,成长速度比粟米田要快得多,就是不知道产量如何,一旦知道准确产量,以后很有可能会全面改种水稻!少量种植粟米!
收购高粱或者麦子就不必说了,高粱可以酿酒,麦子也可以酿造啤酒,技术李煜可以买,啤酒花也不是外国专有的东西,新疆就有分布,实在不行直接在系统里面购买种子!
关键是麦子可以磨成面粉,发酵后可以制作出更多的包子和馒头,这可的消耗大户!
另外还有各种糕点的制作,制作工艺李煜已经通过系统烙印在了几个糕点师傅的脑海里面,代价是十年的雇佣合同和五年的保密合同!
别说他不务正道,不发展工业专门搞这些乱七八糟的玩意,北方的老大哥就是专门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被拖垮的,当时人们可以享受到最先进的家电和车辆,但一块黑面包的价格却是贵的要死。
技术流不是不走,关键还是要让百姓不饿肚子,冬天不会被冻死。做不到这点有再好的工业基础,也不过是给别人做嫁衣而已。
徐州目前主要出口的还是粟米,但是粟米在这里收购的价格只能算是一般,这让糜竺有点郁闷,毕竟他带来的主要货物就是粟米,占据了这次交易货物的七成以上。
剩下的一些是麦子和高粱,本来是用来喂牲畜的,结果发现价格比粟米略高,还不如卖了更加划算,大不了保留少量的粟米以备回程使用!
露天市集很简陋,但是看着熙熙而来的人群,不断吆喝着出售和收购的店家,看着那些不断在官府那里签订承包合同的商人们,糜竺觉得这里很有活力。
和其他地方死气沉沉的商业情况不同,这里的商业流动性更强烈,而且各种货物的集中和分销非常迅速。这还是露天店铺,其实旧城区还有不少老店铺,那里才能真正反映自治区经济情况,他倒是很想过去看看。
只可惜天色已晚,下仆表示客栈已经找到,只是有些事情需要他决断,无奈之下只能跟着过去。心里当然也在抱怨,下榻客栈哪有那么多事情需要自己决断。
结果在路上才明白,这客栈和一般的客栈不同,有很多服务与别的地方的客栈完全不同。关键还具备不可仿造性,主要就是身份证制度,没有这个很多服务根本施展不开!单纯模仿不过是东施效颦,到头来绝对亏本亏死!
糜竺也是个对下人非常好的存在,所以老仆人虽然头脑不灵活却还会继续用在身边。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