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1/4 页)
学家,会一语道破“此君预测向来不准”,甚至有好事者还会在网上评出一些“最不准”的经济学家。但是,预测准与不准,对于学者总体来说没有什么影响,而对于个人来说也更无大碍。
那么,为什么学者算不准却仍有市场呢?因为,它能迎合某种主观需要。老百姓是带着情感去算命的,都知道算命先生有灵的有不灵的,都知道自己的命有好有坏,但都希望算命先生说点好的,也算图了个吉利!
老百姓会在茶余饭后看看学者是如何预测房价的,同样道理,大都希望听到自己喜欢听的:没有房子的老百姓,自然喜欢听到房价下跌的好消息;而有了房子的老百姓,自然喜欢听房价涨,但这时候,他已经不是个老百姓了,已经成了投资者,有了固定的地产投资收益。
●学者预测房市的难处
根据经济学中的市场逻辑理论,经济学家可以对市场进行预测。但是,学者预测比算命还难。
预测是建立在严格的假定和对市场的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的,是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上的,从科学的角度上,预测本身就是一件很难的事。
但是,对于老百姓来说,对房市的观测结果是有主观倾向的,对于苦受无住房之苦的老百姓来说,最想听到的“福音”就是房价下跌或者不涨。
作为学者,其学术中立自然要求其不考虑某一社会群体的需求,这样才能保住其科学及科学的真理性。如果学者要考虑某一社会群体的需求,那就不用拍脑袋苦思冥想了,直接看一下老百姓的呼声就可以了。因此,就有一些学者选择了后者,让房价在他的口里下跌,事隔不久之后,再度大喊一声,一部分老百姓事后连呼上当,另一些则仍然听信,但新政三年了,房价没有跌下去,老百姓吃亏了,由于事先已经很信此“仙”,事后也不好改口,尚且他还一直为百姓说好话!而这种学者已经颇为跟算命先生接近,因为他已经具有仙气,老百姓只能自认倒霉,而不敢或者不愿意抱怨先生。
老百姓是要学者,还是要算命先生?
●尊重学者独立精神
凡有大涨或者大跌论者,都是持不负责任的态度的,老百姓若听信,则会产生判断和决策上的失误。
因此,学者决不能图自己痛快,图吸引眼球,那就失去了学术的中立性。
这几年,学术权威在社会中日渐下挫,就是缘于此。
从总体上看,尽管中央政府在调控中花了很大力气,然而问题仍然很多,但也要看到房价可控制性、可调控性,2007年下半年以来房价调控政策的效果是明显的。
当然,从学者的角度来看,问题很多,政府在很大程度上,很多时候都难以让学者满意,因此,学者总是在不断地、善意地批评政府,政府也越来越客观地看待学者的意见,这正是社会民主的一大进步。
不仅如此,学者从来都是在极端假设的情况下来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不意味着其观点就灵,事实上恰恰相反,学者的观点往往很难对实践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因此,对中国房价趋势的研讨,不能去主观臆测,要从成绩中看问题,从问题中看成绩。无依据无科学地去臆测,没有什么好处。
认识中国的房市问题,稳健一点、客观一点、辩证一点、中庸一点,这样的话,结论可能会可信一点。探讨中国房市问题,可以深刻一点、严肃一点、多批评一点。
购房小贴士:购房时别忘关注物业管理情况
在购买房屋时,不要只看到房屋本身的好坏,还应当关注与之相关的物业管理情况。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水、电、煤、暖的费用如何收取,是上门代收还是自己去缴;
(2)观察电梯的品牌、速度及管理方式,观察公共楼道的整洁程度及布局;
(3)小区是否封闭,保安水平怎样,观察一下保安人员的数量和责任心;
(4)小区绿化工作如何,物业管理公司提供哪些服务;
(5)物业管理费的收取标准及费用是多少;
(6)是否有停车位以及停车位的费用等。
1借给炒房人一把望远镜(5)
谈“拐点”不如谈抄底
一段时间以来,开发商在叫冷,但现在看来,最冷的还是老百姓!
●“拐点”是个常识性错误!
一个正常的房市正常调整被炒“拐”了,“拐点论”首先让开发商有点担心,但最无所适从的是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