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3/4 页)
课文,乃以《增广古今人物论》一册授予,教以议论作文法,自是始有进步。”
陈布雷11岁读《书经》卒业。接读《周易》。但其父亲以《书经》、《易经》均艰深不易读,恐易窒性灵,商得徐二沆先生同意,每三日讲读《昭明文选》一篇,必须背诵而后已。熟读《昭明文选)可体会各种文章作法,各家笔调。12岁,习《易》既毕,又温读已习诸经,接读《公羊》、《谷梁传》,每旬日课文三篇,以三六九为期。
陈布雷10岁始习算术,11岁复习完四则,接习代数。陈布雷自谓:“童稚之年,对算理不能领悟,依题练习而已。12岁习代数一次方程式毕。徐(二沆)先生望余心切,乃继授以几何,用《形学备旨》为课本。教以三角形圆形诸原理。余毫无基础,茫然不解,而徐先生不察,以为惰也。某日为族父懿炳伯寿辰,会宾朋于其家。徐先生以三角形内容圆之一题,命余解答。余实不能答,至薄暮未缴卷,徐先生禁闭之,谓不答即不能出书室一步,而自己则易鲜衣往吃寿酒去矣。余悲愤失望,益无心习算,赖邻人缓颊始已。此事先父亦不谓然。旧时塾师之不明儿童心理,往往如此。余后来习数学不落入后,固赖徐先生之教;而对形学格格不入,亦徐先生为之也。”对数学兴趣本来较差,经此精神打击,自然悲愤失望。是年冬,徐二沆先生因病请假,由大哥代课。时大哥已习日文,方由日本考察农业归,每日挟《养鸡全书》一厚册,且课读且翻译。大哥命陈布雷学作诗,成《苦雨》一绝:
。 最好的txt下载网
启蒙:四书五经与新式教育并举(2)
游子浮云梦不成,挑灯独坐夜凄清。
明朝欲向横塘路,大雨潇潇久未晴。
陈布雷13岁与三弟出就外傅于三七市董氏。时其弟仅11岁,邻人以为稚,不宜离家。陈布雷母亲望其成学,不顾也。正月,陈布雷至董宅就傅。董蔼堂先生教国文,始习四子书,读《纲鉴辑览》。姚鲁彦先生授英文、笔算。冬月,陈布雷往大哥家食汤团,陈布雷之大哥教读英文字母。翌年,续读中、英、数外,读史地及理化常识,并继习四子书毕,再温习五经及汉魏文,又读唐、宋文,且习作《四书》、《五经》义等,功课加重。因此,作文进步最少。董蔼堂先生体弱,陈布雷作文有时封寄大哥修改。姚鲁彦先生常于课后招陈布雷至其室,训迪鼓励,无所不至。
陈布雷11岁时已从大哥处阅读《时务报》等刊物。在董宅读书时,董蔼堂先生书架上,新书及报刊甚多,暇辄取读,尤喜阅《新民丛报》、《新小说》、《惊世钟》、《浙江潮》等杂志。夜间借读,第二天中午还去。董老师告以不可贪多;但陈布雷求知欲望,泛滥涉猎,有如饕餮,观念趋新,眼界大开。陈布雷回忆说:“冯三先生来董氏,余以一童子与谈种族革命之大义。冯三先生以其幼稚可笑,故作不解,以叩其究竟,且时时反驳之。谓虽有此志,汝父且欲汝入清朝试场奈何?岂有革命家而学作制举文字者乎?大窘无以应”。时陈布雷14足岁。可见当时革命宣传的深入人心。
从背榜到府试第一名
陈布雷大哥原认为科举运命不久,不欲陈布雷习四子书,学作八股。不料清廷下诏废科举,又诏复。大哥已于去年(光绪廿八年)八月举与乡。是年冬10月,陈布雷14岁,父命应童子试,心不愿而不敢违。随父入县城考场。场中草草。榜发置第151名。与考者151人,陈布雷背榜。陈布雷回忆说:“父大怒,即日命归家;谓:教汝读书,乃居合邑童子之末,辱门楣甚矣。余亦大感懊丧。愿更试第二场,父不许,遂废然归。母亲询知之,亦大不怿。余遂不再往董氏,闭户思过,以为不雪此耻,何以对父母?及府试期近,坚请再往一试。父母知余有悔意,顾仍不许,谓此去再取得一末尾资格以归,只益辱耳。余悲怅无以自明。二姊知余志坚,则询余真知悔乎?慰励百端,且为请于母氏。母氏言于父,勉强许之。”“十一月,随父乘船赴宁波,往应府试。主试者萍乡喻兆藩先生。喻自以早年科第,欲拔幼童列前茅,于考生年在十七以下者,均为别置试场于内堂而亲试之。”陈布雷回忆说:“余文实不佳,喻先生故意降格相看。第一试《四书》义置第十一名,第二试为史论置第一名,第三试为史论、策问各一篇置第四名,第四试为策问时务置第二名,第五试《五经》义。试毕,未发榜,召余至其内署书室,亲授论策题各一,面试之,并为具馔,引余见其夫人。试毕,赠予湖北局刻《古文辞类纂》一册,命老仆高升送余归寓。翌日总榜发,列第一,父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