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部分(第2/4 页)
阵,但叫未将往,取此子之头献于将军帐前。”
薛冰见邓芝请战,便道:“既然伯苗愿往,某自无不允。不过这徐质虽一小辈。然其毕竟乃名将徐晃之子,我曾听子均言,此子颇有武艺,伯苗当小心谨慎。”、
邓芝道:“多谢将军提醒,未将明白。”说罢,一提手中长枪,拍马奔出阵来,口中则喝道:“某乃汉中王帐前扬武将军邓芝邓伯苗,可敢与某一战否?”
话说邓芝出阵喝罢,一摆手中长枪立于阵前,只待曹军阵中有人答话,那徐质闻邓芝之言,口中轻道了一句:“无名下将,焉敢如此狂妄?”念罢,一提手中大斧,就欲出阵与邓芝撕杀。
不想突然听闻身旁一将道:“不劳小将军亲往,末将前往擒之。”
徐质回头一望,见那人乃是戴陵,当下便道:“戴将军愿往,最好!”于是派戴陵出阵,去战邓芝。
原来这戴陵乃是徐晃帐前偏将,徐晃出兵长安之时,一留薛则守长安,二留戴陵镇关中郡县。
而薛冰取长安之时,那薛则已经降了汉中王一方,而这戴陵恰好在咸阳与武功一带巡视。没几日,徐质引军经过武功,恰好遇到戴陵,便留其镇定武功,以保其后路,这也是徐质未能取下长安后,舍咸阳而入武功的原因。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戴陵手边地三千兵士皆在武功,加上徐质所引的四千兵士,这武功里屯着七千曹兵,在数量上并不弱于薛冰的兵马。
不过此时还不到拼兵的时候,两员战将皆立在场中,互相对视了片刻。只见得邓芝一摆手中长枪,喝道:“来将留下姓名!”
戴陵亦提一标长枪,当下也不多话,只是答了句:“某乃徐晃将军帐前偏将戴陵是也!”言罢,拍马提枪,直取邓芝。
那邓芝见戴陵攻来,忙提枪迎战。只见这两员将,两匹马绕着圈的来回转,中间两杆长枪便有如两条灵蛇一般,彼此纠缠在一起,眼神差一些的,险些分不出那两枪分别是谁的。
有时,你道这条枪乃是戴陵所使,却突然见那枪黑影一摆,明光一闪,猛的向戴陵面门刺去。此时才知那枪原来乃是邓芝的。
再瞧一阵,只道这枪还是邓芝那把之时,却见又是亮光一晃,反又奔邓芝袭来。原来竟不知在何时瞧花了眼,居然把两条长枪又看得混。
当然,这只是指一般将校兵卒,似薛冰这般眼力,自然不会瞧得混了。只是当他在旁瞧了二十余合后,薛冰那两条眉毛便拧到了一处。
却是他已经瞧了出来,虽然邓芝与那戴陵此时斗的旗鼓相当,但是若再打上十余合,邓芝定要陷入险地。
当下一摆手中血龙戟,大喝了一句:“伯苗,速速回阵!此人交给某来对付!”话未落,那卷毛赤兔马却已经窜了出去,那迎着风飘舞的毛,使得这匹马看起来好似一团烈火一般,而坐在马上地薛冰,自然是那能伤人的炽焰
第一第一百二十六章 一臂之威
话说两军将士;正望着场中斗着的二将;根本无人注意身边战情。猛的听到大喝声传来;皆不自觉的转头去望。
但见那红光一闪即逝;一员银铠战将已经立在场中;其单手握着长戟;向前递出;恰好将戴陵那一枪给挡了下来。
那邓芝早就听出那声大喝乃是薛冰之声;加上他与戴陵斗了这一阵;已经知道自己斗不过他;虽然他先前在薛冰面前放下话;但是他也不是知进退之人;既然见已斗不过他;退去便是。
当下见薛冰横戟挡住戴陵;立刻道了句:";末将无能;劳烦将军了!";说罢;一拔马头;转而奔本阵而还。
再说那戴陵;被薛冰以戟架住自己长枪;见其单手持戟;当下便欲想强行出招;硬生生将薛冰那一戟给逼开;然后先取了那邓芝的性命再回头对付这刚刚跑出来的大将。
只是未曾想到;接连使了几把子力气;却发现面前那戟纹丝不动;莫说被逼开了;怕是若自己收些力气;还会反被那戟砸到自己身上。
对峙了一阵;猛得觉得手中劲力一松;自己全身之力仿佛一下子砸在了空处。戴陵反应慢了半拍;险些从马上翻落下去;幸好其双腿死死的夹在马上;这才没落马。
只见薛冰收回长戟;脸上神色如常;未曾变过一点;好似刚才使了恁大力气将戴陵逼的进退不得的乃是旁人一般。
那戴陵见其这般神态;心中暗惊;知道今日定是碰到了强人。但是口上却不服输;于马上正了正身子;一摆手中长枪;大声喝道:";来将何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