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3/3 页)
的内容更重要;报告所用的纸张及印刷的品质,比实际的数字更有影响力。凯利常爱讲一个故事,有一次利顿工业收购了一家新的工厂,桑顿第一次到工厂视察时,一眼就看见外面草坪上的草太长。他对总经理说:“在我跟你进一步讨论以前,我要你先跟我到里面找个割草机,然后我们一起把那个该死的草坪整理整理。如果连草长得太长都不剪,别人对我们的产品或是员工怎么会有信心呢?”
推销能力,切合时机的交易,高明的形象包装,这一切都是桑顿能够变成现代炼金术士的关键,他似乎有点石成金的本事,更使自己摇身变成企业巨子。他与弗洛拉出价25万美元,买下法兰克·辛纳屈前妻南茜位于洛杉矶高级住宅区红碧山庄的农场。红碧山庄是好莱坞盛名远播的一个地区,络绎不绝的观光客不远千里来到这里,瞻仰沃尔特·迪斯尼、克劳斯贝这些名人巨星。然而桑顿开的车却是福特猎鹰和车龄已经三年的林肯。
扶摇直上
桑顿身上散发出一股英雄气概,一部分也许是因为他实现了生平的梦想,另外也因为他善于利用仅有的一点点休闲时间,努力营造他的英雄形象。外界盛传他喜欢在天亮以前骑上一匹田纳西州乘用马“王子”到山里去,身上只带着饭盒、水壶和简单的急救箱,加上一把左轮,应付可能出没的响尾蛇。
这个牛仔资本家,正在攀登美国企业的高峰。1963年10月4日的《时代》杂志刊登一篇对他推崇备至的专题报道,将他的崛起与成功变成家喻户晓的故事。报道标题是“科技工业:一个杰出青年的成功之道”,封面还有画家亨利·路斯特地为桑顿画的肖像。结果这幅彩色画像立刻引起兰迪来信,他开玩笑说桑顿应该告路斯破坏他的形象,还挖苦桑顿说:“就算得天花,你也没有那么丑嘛。”
即使桑顿不喜欢他的封面画像,他对图文并茂的报道内容可不能再有什么不满意的了。《时代》杂志称他是“全球最杰出的主管……一位高瞻远瞩的梦想家……领导着一个活力充沛的大企业,夙夜不懈地致力追求未来。”文章最后总结说:“政坛与工商界都有许多人认为,桑顿是美国今日最优秀的主管。”
桑顿成为《时代》杂志的封面人物,并非偶然。制作这篇专题的记者,在派驻底特律的时候结识了麦克纳马拉,后来他调派到洛杉矶,动身以前他去找麦克纳马拉,问他:“加州最聪明的人物有哪些?”麦克纳马拉不假思索就回答说:“在你的名单里面,能够排第一的非‘德州佬’桑顿莫属。”
桑顿昔日在美国资本主义的两大巨人亨利·福特二世和霍华德·休斯手下做事,现在他自己也成为工商界的新巨人。自他接手查尔斯·利顿的小公司十年以来,他创造出当代最可观的成长机器之一,收购将近40家公司,使利顿工业的营业额增加了18570%,利润增加10175%。疯狂兼并的结果,使得利顿在1963年就突破五亿美元的营业额,跻身全美的前一百大企业。
股市投资人对利顿工业的情有独钟,使桑顿的财富足以做40个百万富翁,利顿的另外二十位主管也因此累积了百万美元的身价。不久之后桑顿将紧邻市立掩埋场的简朴总部,迁到比弗利山庄圣塔玛尼卡大道的一幢豪华大楼,也算是比较配得上利顿在美国企业界的新地位。大楼原本是好莱坞的经纪人尤利斯·斯坦恩兴建的,设计典雅,其中有一座回旋梯还充当过《乱世佳人》的拍片场景。
桑顿身兼利顿工业的创始人、推销员和最高决策人,适逢一切欣欣向荣的60年代,在企业集团的黄金时代中迅速成为一名企业金童。而在与加州遥遥相望的东岸,麦克纳马拉也正以其独一无二的方式,发动一场不同的革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