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第2/4 页)
定不是什么人声后,才能够安下心来。
郗路似乎也很紧张,又腰上悬着的刀柄被他捏的紧紧的。
郗弓走在一行人的最前面,面色有些平静,不像后面两位那样的紧张。
大概走了半柱香的时间,郗弓停下,头也未回的道:“这附近我清查了三遍,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话音刚落,谢道韫、郗路的脚步也都停下后,一个人影从一株树干后走了出来。
谢道韫看着那人影微微笑了笑,没有出手。
来人是一身普通的樵夫打扮,甚至在他身后还背着半人高的干柴。他在看到谢道韫几人后,有些焦急的走了过来,二话不说,跪地叩首,声音中带了些不可抑制的颤抖,道:“小的李兴,给小娘子、路爷见礼了”
——
第二十一章 彼粮帮
影子鞠躬感谢木行人童鞋的慷慨打赏和粉红票,以及转身重遇的打赏
这章是加更,晚上那章的时间不变
呃……还有一件事情女频和文学网不是弄了个虾米美女作者PK大赛嘛,影子无聊的报了一下名,帖子发在这里~大家好奇的可以过去踩踩嘿~
and……有照片……捂脸跑……
——
做间不是那么好做的。
想来这句话,谢道韫前世应当是深有体会。
李兴当然不是去做间,但从性质上来讲,似乎也差不了太多。他只是被谢道韫扔出去的一块问路石,而到如今为止,这块石头做的极好。
“在堂口庆功耽误了一些时间,小的又不敢直接将钱存到钱铺,便晚了些日子。”不知是因为激动还是紧张,李兴的声音有些发颤。他被谢道韫扶起后,将身后背着的那担柴放到地上,又像变戏法一样从中取出了一个大包袱,递到郗路手中。
所谓堂口,便是他们这些军粮贩子自己弄出来的一个管理机构。
这虽然不是鹿鼎记的世界,但中国古代早就有了类似天地会这样的草莽集合。而这其中诞生最早、最为出名的应该是西汉末年的绿林。
所谓的“绿林好汉”,指的就是那一批人了。
那么,什么叫做“绿林”呢?这个东西还要从当时的背景讲起。
西汉末年一个叫王莽的外戚玩了一把篡政,结果弄了个天下间民不聊生。这**加上天灾,自然产生了许多流民、灾民。这些人没有吃的,只好跑到深山老林里去挖掘野菜吃。
可是慢慢的,挖野菜的人越来越多,而山上的野菜却越来越少,难民和难民之间就不可避免的发生了争执。在这样的情况下,难民们围在火堆旁一商量,想出了这么一个主意:推选德高望重的人当头头,每天为这些难民分发野菜
这种想法也很符合原始社会的进化形态,毕竟政府就是这样慢慢衍生而来的。
难民所在的山头就是一个小国家,因为他们都害怕外间的战乱,躲藏在密密的林子里,所以外人就开始称呼这里为“绿林”。
说白了,所谓绿林就是一分野菜协会……
慢慢的,在这种无政府有秩序的和谐环境下,这个山头所聚集的难民就变得越来越多,而野菜这东西自然也就不够分了。管事儿的几个人商量了一下,觉得咱们这个野菜协会的年轻人也不少,为了大家的安居乐业,倒不如出去做上些无本的买卖。
这种事情,有第一票就有第二票。于是野菜协会的好汉们,就开始了打家劫舍的活动。劫掠的东西自然不单单是粮食,为了野菜协会的传承,绿林好汉们还不可避免的掳劫一些女子……
最后绿林形成的势力极大,有文献记载,绿林最盛之时,下面的丁壮便有五六千人。注意,这还不包括他们的家人。
大家可以想象,一个野菜协会都能发展到如此态势,更不用说日后这些倒卖军粮、私盐的江湖人士了。
当然了,老毛有一句话说的好,枪杆子里出政权。野菜协会的会员们手中有了枪杆子,自然也想弄点权势玩玩儿。就在那个波澜壮阔的大背景下,绿林不可避免的被卷入了逐鹿中原的波涛中。事实上,他们还和日后的汉光武帝刘秀一同做几天的的战友。这个若是说起来,便又是一个风云变幻的故事……
试想,一个野菜协会经过几年的发展壮大,都可以达到如斯程度,更何况是这群倒卖军粮的人?
谢道韫从郗路那里听说过,这批人的组织叫做粮帮,其形成过程与那绿林十分相近,发展而成的势力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