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2/4 页)
步入到长辈的行列当中。
没过多久,二房嫡长子,侯府排名第二已经十六岁的王裕海的婚事也已谈妥,并提上了日程。
定的是二夫人吴氏娘家三哥的嫡长女。
吴氏娘家虽然不是什么豪门望族,只是普通的官宦人家。但是吴氏这个三哥却是榜眼出身,现在已经是掌管一方的知府。因为考评不错,据说年底有望回京谋个好差。当然这还需要靠和顺侯府及镇国公府从中斡旋。
和顺侯府这面喜事连连,景亲王府却传来了噩耗。
景亲王世子妃在熬过一个冬天之后,撒手人寰。撇下了自己的独子,年仅七岁的景翌。
因为景亲王世子妃卫氏和侯夫人李氏相比属于晚辈儿,侯府小辈中的赵氏又怀有身孕,故王家派出了以侯府世子夫人蒋氏为首,二夫人吴氏和三夫人柳氏为辅的女子团体和以王子义哥仨带队,小辈中年长的王裕泽、王裕海、王裕浦跟随的男子团体前去悼唁。
后因为老七王裕汀与景翌交好,强烈要求加入到男子团体。最终成为了男子团体的候补队员。
蒋氏等人皆穿着素色服饰,乘坐侯府的马车从二门出发前去景亲王府。
景亲王府位于大雍最富贵的区域。这里多是一些皇亲国戚聚集的地方。
能住在这片区域的人不是亲王就是郡王要么就是公主之类。
几乎每一家都占据了整条街道。
等到了景亲王府这片区域,车夫们都不用开口询问,一看整条都飘着白的街道,便知道这里正在办理丧事的人家,就应该是景亲王府。
景亲王世子这人虽然不太靠谱,景亲王世子妃卫氏又因常年身体不好,很少与外面的贵妇交好。但是,景亲王作为大雍为数不多的外姓王,地位在大雍却是超然的。因此,还是有很多勋贵人家前来吊唁。
等到了二门处,众人一看负责接待她们这群身份极高的女眷之人却是景亲王世子侧妃徐氏。就有很多人想打退堂鼓直接走人。
蒋氏因为景翌的原因按捺住心中的不喜,还主动上前劝慰一些和自己交好的夫人。
最终领着和顺侯府众人完成了一整套的吊唁。
等蒋氏等人回来后,便到荣庆堂向老夫人李氏汇报工作。
李氏怀里则乖巧的坐着快两岁的王姒宝。
“要说这景亲王府也真够乱的,一个上不了台面的侧妃居然出来负责接待贵客。这还真当她自己成了王府的主子了。”三夫人柳氏首先发表自己的强烈不满情绪。
听了这话,李氏蹙眉询问道:“怎么?都这会子了,景亲王世子还分不清轻重?”
蒋氏斟酌了一下,开口道:“可能是王府里没有能够真正主事儿的女主子才会让徐侧妃出来张罗吧。不管怎么说,徐氏虽然是庶出,但好歹也是出身名门。侧妃虽然不是正妻,但怎么说也是御赐的从三品封号。”
☆、第二十三章 离别
“有封号又能怎样?我朝向来注重嫡庶,连所谓的平妻都不允许有。侧妃叫的再怎么好听,那也只是个妾室而已。景亲王府如果没有合适的女人出来张罗,大可以请内务府派宫里的人来帮衬一下啊?”因为王三爷王子廉本身只是个荫封的闲职,所以没有任何功绩能去封妻荫子。因此柳氏本人是没有诰命在身的。
今天在景亲王府,徐侧妃仗着自己有封号,便好顿摆谱。也正因此,柳氏今天才会如此的不满。
相比较于柳氏,二夫人吴氏好歹还有个七品孺人的封号在那里撑场面。
“好了,别人家的家务事咱们可管不了。老大家的,其它的事情可还顺利?景翌那个孩子看着可还好?”李氏打断了这个话题。有钱难买人家乐意。徐氏也是个有手段的人,卫氏还没过门,人家徐氏的肚子里就有了。虽然未婚先孕这事儿说出去会被人诟病,但是架不住人家最终得尝心愿进了王府。
蒋氏回答道:“一切都还顺利。在灵前也见着景翌那孩子了。看上去好像受了很大的打击。不过见了我们去,景翌那孩子还打起精神询问了咱家宝妹的情况?还问宝妹还记不记得他?”
说完蒋氏看了看李氏怀中正睁着大大的眼睛,乖巧听她们讲话的王姒宝。
看着自家娘亲看向自己,王姒宝乖乖点头道:“嗯呐,我还记得那个小哥哥呢。”
也是啊,发生了那么大的事儿,宝妹一定是记忆深刻吧。对于景翌,蒋氏心里很矛盾,既有怪罪,又有感激的双面情绪混杂在一起。
如果当初不是景翌,王裕汀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