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1/4 页)
那还是上辈子的事,好像也是这个时候,他和乔安平去知青住所挖花生,当时用尿素的内膜塑料胆来装花生,平时他们一家人舍不得吃准备过年招待亲朋好友。结果塑料不透气,把花生闷坏了,把想吃花生的自己都急哭了。当然他自己是绝对不会承认的。
“花生现在就差不多可以了,我们弄回来再晒晒,否则,等都熟了别人也会去的,我们现在去能多弄点。”乔安平解释道。
“哥,没想到你还挺聪明的,你说的对,我们可以用嫩花生做水煮盐花生,那个可好吃了,吃不完,还可以卖。”越说越兴奋的王明远又想到钱上面去了。
好吧,王明远自己检讨,自己怎么可以怎么没有生意眼光,作为一个财迷,这样是不合格的!
作者有话要说:
打字不快,急啊
第7章 第七章
两个人午觉也不睡了,拿了个袋子就往王明远原先住的地方跑,这次有王明远提点,乔安平拿了个透气的袋子。
气喘嘘嘘的到了知青住所,王明远先到原先住的地方拿了两把铁锹,跑到地里;这儿是知青当时自己开垦的自留地;里面种了芝麻、花生、豆子等。现在知青回城的回城 ,考大学的考大学,这儿就慌了,幸好这些是靠天张的,所以便宜了王明远和乔安平这两个小子。
地里的花生差不多熟了,要真说还是差点火候,乔安平和王明远可没有这么多的顾虑,拿起铁锹就开始挖了,铁锹一下子下去就带出来一串的花生,王明远负责拾花生,把土剥掉放进袋子里,一锹一锹的挖,王明远跟在后面都忙的不歇手。
袋子很快就满了,王明远把花生放的原先的住所的院子里晒,再去装花生。就这样一直忙到天黑,王明远和乔安平终于把地里的花生弄完了,院子里也晒满了。 王明远心想:乔爷爷乔奶奶是个实诚人把花生拿回去恐怕不行,不如就放在自己原先的房子里,每天来晒等忙好了就在这个院子里把花生水煮了拿去卖,直接把钱给他们,毕竟现在只有一些在人们眼里混不下去的人才去做生意,现在的个体户是让人看不起的,个体户走在路上一般的熟人都会装作不认识的不像现在是有钱就是大爷,刚刚才文革过去好多的人对思想的束缚还没有放开,工人还是老大哥,等到84年的时候,国企才会改革,到九十年代更是有大批的下岗工人,过几年这种仇商的情节就会好转,到时候万元户就会成为人人的羡慕的目标。
“哥,我们就把花生放在这里,以后天天过来晒就行了,如果我们把花生弄回去,爷爷奶奶肯定不答应的,我们就放在这儿,这儿一般没人来,下次我们带点盐和拾一些材,我们煮盐水花生吃,说不定还可以换钱呢。”既然决定不告诉老人,那就要把乔安平说明白。
“行,我们就按你说的办,那我们是不是现在收一收,马上回家吃饭,爷爷奶奶该等及了。”乔安平是王明远说啥就是啥,很痛快的就照做了。
于是,两只竹马手拉手的回家吃饭了。
日子就在王明远和乔安平每天早上做虾子酱晒花生下午收花生做竹子容器中度过。竹子容器是王明远后来想到的,现在市面上只有塑料薄膜并没有塑料袋,虽说有人曾说过塑料是世界上最糟糕的发明,但是不可否认,没有塑料袋是多么的不方便,没办法王明远终于想起了用竹桶做容器,很简单就是用大竹子的竹桶装酱,花生用水煮也是要东西装的不过可以用就报纸。所以人的潜力是无穷的,没有了塑料袋竹子也可以的。不过等有了钱王明远觉得还是得买些塑料回来自己做袋子,天天削竹子的人很忧郁。
过了一段时间后,王明远和乔安平做的虾酱好了,花生也晒好了。现在是万事俱全只欠东风了。
这天,王明远和乔安平带着盐和大料去了王明远的老房子,他们把花生洗净放在锅里放上大料和盐在放上水盖上锅盖开火煮了。水煮了两滚,歇了火。王明远和乔安平顾不得烫挑起花生就剥开皮吃了起来,花生的香混合了大料的鲜沾着点咸味真是越吃越想吃。
“这花生真好吃,我们拿一些回去给爷爷奶奶吃。”乔安平有好吃的绝不吃独食想着爷爷奶奶是个非常懂事的小孩。
“当然,但是你只能说我们弄的不多,不许让爷爷奶奶知道我们明天去卖花生和虾酱。明天一早,你去推自行车,我们拿了东西就去镇上,上次奶奶给的一块钱也带上,明天爷爷奶奶问起自行车,你可记住了,说我们要学骑车不许说去镇上。”王明远再次强掉不许乔安平明天破坏了他的赚钱大计。
王明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