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部分(第3/4 页)
这意义却不一样,这面锦旗代表的是承认、承认双鸭屯人付出的一切。
合不拢嘴的笑,好像溢满水缸的水,一波波的从耿顺等人脸上闪烁,就连耿天也没想到会得到这样一面锦旗,几十年来,这面赤红的锦旗是双鸭屯唯一一面,这份意义不同。
彼此对视一眼,眼底的惊喜和激动让站在一旁的顾伟好笑的同时也有一丝淡酸,看着一张张熟悉的面孔,那种怎么都无法消失的淳朴和真挚或许才是双鸭屯人稳步向前的根源。
用力在身上的布衣搓了搓手,激动不已的耿顺代表双鸭屯人接过了那面意义不凡的锦旗,锦旗入手的那一刻,激动不已的耿顺红了眼眶。
从有记忆起,耿顺就没见过双鸭屯有过锦旗,每每看到别的村子得意洋洋的举着锦旗离开县里离开乡里离开镇里的时候,耿顺是羡慕的也是苦涩的。
致富先进村、五好村、那一面面代表着脸面的东西,双鸭屯没有,别说没有,就连摸都没摸过,今天,这个让双鸭屯人无比遗憾的锦旗终于走进了双鸭屯。
拥军先进村。这五个大字,对于双鸭屯而言,是肯定,肯定他们的付出也肯定了曾经的艰辛。
掌声响起,特意从家里翻出预留鞭炮的顾老三更是点燃了那一挂鞭,噼里啪啦的响声中,好像英雄一样的耿顺挺胸抬头的拿着锦旗迎着胡岳阳、刘金喜等人来到村委会。
郑重的近乎虔诚的把那面锦旗挂到了村委会正中央。后退几步,左看右看,嘿嘿直乐的耿顺喜的眼睛都笑没了,可又怕外人笑话中间还要夹着几声咳嗽。
那副得意却又想板着的模样把大家伙逗的哈哈直笑。站在人群中,悄悄看了眼时间的顾伟无奈的发现定好的五十八已经过去。
拽了下耿朝福的衣襟,点了点手表的顾伟让耿朝福微微摇摇头,“没事,老大去接瞎子了,一会就打。这个点不行就下个点。”
恩了一声的顾伟没在吭声,耽搁了半响,再次赶到山里的时候已经是九点四十,紧赶慢赶赶到双鸭屯的胡瞎子也没耽搁,只是让耿天准备,九点五十八准时点炮上梁。
重新换了根红绳的胡瞎子随即推开,四十岁以下的壮年随即上前,五十八分整,鞭炮响起,齐刷刷的号子声响起。
一声闷响,正屋的大梁架在了屋顶,嗷嗷嗷的叫好声响起,正房的大梁上去之后,剩下的就好整,所有人齐上阵,一根根比大腿还粗的圆木架在梁上,每根圆木上都有一根红色的布条。
呈正方形的十一间能合能分的院子,每间院子六或八间房,大大小小的院子,仿照四合院建成的大院历时两年终于上梁。
其实哪怕没有上梁的只有十一间各个院子的正房,可意义却不同,在农村只要正房不上梁就不算好日子。
等了两年盼了两年的秦城激动的手都哆嗦了,要不是正房的大梁没上,秦城早就搬到这个期盼了好久的房子。
东摸摸西看看,耳边时不时响起的哄笑声,脸上的喜悦怎么都无法消退的秦城边看边琢磨,这边放什么,那边放什么炕上的席子要铺啥样的,地上的地板要什么颜色的。
无数次的规划终于能够实现的期盼让秦城笑眯了眼。凑了半天热闹的曲旭昂转了半天来到西边属于秦城的院子。
空荡荡的院子内,晃悠悠的秦城把曲旭昂逗乐了,凑到秦城身边,撞了一下,“成子,是哥们不?”
心情好的秦城斜眼扫了下,“自己挑一间。”
难得好心情可把曲旭昂乐坏了,哎的一声,几步窜进了位于正房边上的西厢房。肖静撇了下嘴,“城子哥,差啥呀,有老曲的没有俺的呀。”
压低的嗓音有着熟稔的淡笑,失笑的摇摇头,指了指曲旭昂对面的房间,“去吧。”
愣了一下,随即一蹦多老高的肖静嗷嗷叫嚷着冲进房间,“城子哥,我自己装修。”
“行,自己看吧,炕不动随便你弄。”
而与秦城一样欣喜不已的还有全波,在双鸭屯不是没有房子,可山里的空气实在太好了而且最让人喜悦的是景色也是充满了自然野趣。
不提院子里的黑土地,就连大院外一块块切割好的土地也吸引了全波,倒不是惦记用那地干点啥,主要是想着把老头子送来时,让已经习惯下地的老头有点营生干。
当然了,院子大,屋子也是实打实的六间,没事招待个老友的老头子进出也方便,也省着全波惦记。
扶着老爷子,东西屋来回窜的全波脸上的邀功把老爷子逗笑了,最初来到双鸭屯的那一抹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