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1/4 页)
浇�芏绞保�拦獾哿⒓刺嵘�珍��浇�芏健U饽辏�珍�52岁,这位在20岁之前不知道“吃饱了撑的”是什么感觉的湖南汉子一手掌握中国最富庶的地区——江苏、安徽、江西三省。
在清朝,若论政治地位,直隶(今河北)总督是龙头老大;若论经济地位,两江首屈一指。两江富裕,粮食产量居全国前列,其他收入也很可观。就拿盐税来说,仅扬州一地每年上缴中央财政600万两白银,占全国盐税的百分之六十。当然,这是老话儿了。虽说眼前盐务疲软,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由此来说,两江总督在全国的发言权差不多是一言九鼎了。
道光皇帝曾经告诫陶澍说:“朕看汝人爽直,任事勇敢,故畀以两江重任。”意思是说:你知道朕为什么把两江交给你吗?朕看你是个爽快人,敢干大事,所以才让你挑起这个重担。
道光接着说:“汝当益励才猷,实力整理。膺封疆重寄者,勿避嫌怨,勿惮勤劬……河工盐务,均系兼辖,尤当实力讲求,破除一切积习,渐复旧规”。可见,道光帝给陶澍以下###指示:
1、不要怕得罪人;
2、不要怕吃苦受累;
3、破除一切积习,讲求河工、盐务。
接到皇帝的指示,陶澍激动了。《清史稿》记载他“见义勇为,胸无城府”,就是说,遇到不合理的事情,他就要管,不该他管的也要管;想说的话,憋不住就说,从不考虑后果。这种个###的人,在官场上十分少见,道光帝能把“骡子脾气”的陶澍提升为两江总督,这不仅仅反映了道光的胸怀与气魄,甚至可以视为他一辈子用人最成功的地方之一。
【盐法改革,迫在眉睫】
陶澍在东南地区任职十年,深知此地利大弊也大。他决定要干成一件最难办的事,向辖区内盘根错节近二百年的盐商集团开刀,搞盐法改革。
大家知道,食盐是生活必需品,也是国家垄断的专卖品。政府把盐课,也就是盐税加到盐价中去,通过特许经营的商人,把盐卖给消费者,获得稳定的收入。为此,各朝都制定了严密细致的盐法制度。
清朝的盐法继承了明朝的体制,实行官督商销的制度。清朝初年,国家将“窝”,也就是产盐地公开招标,盐商出资几千两白银,就可以从政府手中永远获得这块产盐地的生产销售权。还有一个名词,叫“盐引”,这大体相当于今天的“专卖许可证”或者是“完税证”之类的东西,商人到政府那儿购买盐引,实际上就等于交了盐税,取得了合法销售的资格,然后凭盐引到盐场提盐,再到指定的区域去贩卖。江苏是产盐大省,江苏盐业的生产和集散地主要在扬州,提起扬州盐商,至今依然名闻遐迩。
盐商有很多的种类,可以说是形形色色:地位最高的是“总商”,当时,国家无力控制社会经济,也是为了图省事儿,于是,找实力雄厚的商人,责成他们承包到底。总商每年负责征课办引,还要负责查禁私盐,朝廷如有盐政方面的举措,也往往要与总商协商。
此外,还有“窝商”,就是自己不经营盐业,而是将祖上承包的产盐地转租,坐享大利的人。还有“场商”,这是直接向制盐工人收购食盐再转卖给零售商的商人。最后,还有“运商”,就是向盐运司购买了盐引后,向各地消费者贩卖食盐的商人。由于享有垄断经营的特权,国家又给盐商以很多其他方面的优惠政策,如允许他们涨价等,盐商可以说是坐收暴利。 。 想看书来
七、惩治盐枭(3)
扬州是两淮盐运司衙门所在地,盐商多聚集于此。盐商垄断着全国的食盐销售,可以任意压价、抬价,获取暴利。在乾隆中期,扬州盐商每年的利润在1500万两白银上下,简直可以说是富可敌国。
乾隆第五次南巡时,盐商接驾。乾隆皇帝的坐船即将到达镇江,突然太监大呼小叫,唤皇上快看。只见十余里外的岸上立着一枚大桃,###无比,红翠可爱,确实十分新奇,皇上兴致盎然地欣赏起来,不知道这搞的又是什么名堂。
没想到当御舟接近这枚大桃的时候,突然烟火大发,光焰四射,伴随着太监的###,大桃轰然开裂,原来桃的内部是一个剧场,数百演员伴着优美的乐曲,上演《寿山福海》新戏。待进入镇江城内,家家油饰一新,户户张灯结彩,城市绿化让人赏心悦目,不用说,这全是盐商操办。此行,乾隆皇帝还专门带了一批工程技术人员,测绘盐商家的花园,以备在北京仿建。
跟身穿老羊皮袄,啃着馍馍,只知道挣钱的晋商不同,扬州盐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