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部分(第2/4 页)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
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不自见,故明﹔
不自是,故彰﹔
不自伐,故有功﹔
不自矜,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
诚全而归之。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孰为此者。
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
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
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
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老子:道德經: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
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
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
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
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
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
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是谓袭明。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
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
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为天下谷,常德乃足。
复归於朴,朴散则为器。
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未完待续。)
第五十六章 神仙走私集团
李道士一愣,没想五道将军居然对此事都清楚,便道:“的确是有这么回事,那土地夫人冒充山君,血食祭祀,与妖邪同流合污,现已被小道镇压住,准备抽出些时日,以真火炼化。”
“此妖乃是我一友人蓄养的灵宠,因不甚走脱,流落下界,望李长生你能予本神几分薄面,带回之后必定严惩,不使其为祸。”
咦,这话怎么听的这么耳熟,貌似在《西游记》中出现的频率很高,各种有后台的妖怪被猴哥弄倒之后,上面的神仙都会来上这么一句。
所以说,这土地夫人也是上面有人的了?
李道士心思电转,怪不得会天上掉馅饼来,敢情人家给你厚土神锏,就是用来以物换人的,原来如此。
道士不是不识趣的人物,那些个神仙问猴哥讨要家禽灵兽的时候,那可是连半点好处都不无的。
刚想开口,忽然觉的有些不对劲,脑海中忽然闪过一句话,‘你当上面的神仙不知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