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第2/4 页)
现在的平南侯夫人沈青芸才名在外的一部分。凡是来平南侯府做客的客人;都免不了会对沈青芸的匠心妙思大加赞扬,传扬出去;便是平南侯得娶佳妇。
孟素蓉搂着女儿坐在平南侯府迎女客的暖轿上;平南侯府送来的帖子上只写了周瀚蒙顾家关照,并没提到孟家,故而林氏没有来。毕竟如今孟家的境况正尴尬呢;若是传出去说不定又要被人说是巴结平南侯府;且平南侯府因庶子给李檀扶柩就把人送去了西北军中;孟家自也不会如此不识相地靠上去。
平南侯府这迎客的软轿就十分讲究;外头轿衣是淡青缎子,绣着几竿青葱翠竹,与冬季院子里的景色颇为相宜。顾嫣然琢磨这轿衣大约也是春夏秋冬四季不同,倘若真是如此,也难怪沈青芸在京城贵妇中口碑极好。
轿子里头衬着蜜合色的软缎,上织如意暗纹,这样的料子,中等人家是要拿来做衣裳的,却被平南侯府做了轿子的内衬,可见富贵。据说历代平南侯颇有军功卓著者,单是皇帝的屡次赏赐就不在少数;还听说第一代平南侯曾镇守两广,广州那边儿是海船出入之地,极为富庶,第一代平南侯还曾自家也置办过两艘海船,单是从外头弄来的宝石香料之类,就赚得盆满钵满,看来传言不假呢。
除了内衬的软缎之外,轿子里还设有清漆小几,几下放着用暖包围好的茶壶,座位下头则有老银脚炉,般般样样都显示出主人的精心和品味。
暖轿的窗帘是竹帘,里头再加一层棉帘,只要将棉帘卷起,便可透过竹帘观看沿路的景致,并不怕被外男窥见容颜。随轿来迎客的嬷嬷穿着蜜合色绣墨竹的比甲,见孟素蓉母女卷起了里头的棉帘,便给她们讲起沿路的景致来:“那边是清圆水榭,里头种了五色莲花,只是如今天冷,莲花是看不成了,不过沿着莲池种有几株老梅,倒也不致无花可看。那边是小山居,里头的假山是请的山子野堆的,种了几架紫藤,到了夏日里倒也开得旺盛,还是夫人的主意呢”
听起来是一派自谦的口气,却透着十足的自得,显然做下人的也为身在平南侯府骄傲呢。
“夫人在琉璃堂等候太太和姑娘,那边是冬日里夫人见客的地方,如今腊梅正开着,再过些日子,红梅也能开了。”
孟素蓉母女对看了一眼——冬日里见客的地方?平南侯府还真是好大的手笔,敢情春夏秋冬还不在一个地方见客呢。只是这些话从一个迎客嬷嬷口中说出来,未免有些不大妥当,倒好像在客人面前卖弄似的。以平南侯夫人的贤名,不致纵得底下人这样没规矩吧,还是说,这些话是特意说来给她们听的?
“从那边竹林后头的小门过去,是三老爷的宅子。虽说兄弟已经分了家,但也不宜离得太远,若有什么事,也好有个照应。”嬷嬷继续指点江山,“将来我们二少爷和三少爷也是如此,析产不析居。”
这话就更莫名其妙了,你们兄弟析不析居,关外客什么事儿?孟素蓉心下越发的警惕起来了。
从二门到琉璃堂,轿子足足走了盏茶时分,才在一处月洞门外停了下来。门前站了个满脸笑容的大丫鬟,身上穿着湖蓝织锦的比甲,先是笑盈盈福身行礼,然后便上来搀扶孟素蓉下轿:“顾太太,顾姑娘,奴婢知云,是来迎接两位的。我们夫人在里面相候。”
进了月洞门,顾嫣然才明白为什么这里叫做琉璃堂。地方倒也不大,但四面皆是用的琉璃窗,甚至连天窗都嵌以小块琉璃,在阳光下净明透亮,仿佛一枚水晶。
琉璃堂四周遍种腊梅和梅花,此刻是腊梅盛开,仿佛给琉璃堂这枚水晶包了一层金箔一般华丽。想来到了正月里梅花开放,红梅白雪衬琉璃,同样也会美不胜收。
门口是个穿着极体面的嬷嬷迎客,单瞧那头上手上的赤金簪子翠玉镯,就胜得过普通中等人家的女眷了。知云亲手打起帘子,请孟素蓉母女进去。
平南侯夫人穿着家常杏黄色素面织锦袄子,下头是月白色八幅裙,每幅裙子上都绣着一丛水仙花,有半开的、全开的,有金盏银台、玉玲珑,都绣得栩栩如生。头上简单绾着一窝丝,应景地插了一枝羊脂白玉簪子,簪头上雕成水仙花的式样,几块黄色的玉皮子恰好雕成花心的金盏。
她旁边坐的是周润,穿的是白底绣碧色牡丹花的长袄子,明媚娇艳,只是脸上的笑容仿佛有些儿勉强。
对面坐的却是个陌生妇人,长相与平南侯夫人有三分相像,只是脸色远不如平南侯夫人鲜妍,看起来似乎比她年长了七八岁的样子。平南侯夫人为孟素蓉引见:“这是我娘家妹妹。她夫家姓文,如今在山西做外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