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第1/4 页)
。 想看书来
双手合十 第十六章(9)
他的丧事可排场了,整整做了七七四十九天道场,四州八县的和尚都来,设了十八个坛口,有什么绝活使什么绝活。来奔丧的官人,各级都有,光是北京的就来了一大帮,一个个蟒袍玉带。看景的老百姓多得更不用说,天天是人山人海。出殡那天,从精舍到墓地,用青布搭起了三里长篷,地上都铺了芦席,送殡队伍就从那里头走。下葬之后,坟堆旁边还有人白天黑夜守灵,守了七七四十九天。
金和尚的墓,到我记事的时候还是又高又大,有石碑,石供桌,还有石人石马。那些年,谁也不敢到他墓里去,说去了会惹恼金和尚,会得病。有好几回,村里有了传染病,都说不知谁又惹恼了金和尚。到了1958年,上级号召破除迷信,官湖乡就拿金和尚开刀,要扒他的坟。陈乡长集合了几百个民兵,我也是其中一个,呼呼啦啦去了。老百姓跟着看热闹,站满了一面山坡。到那里,背着盒子枪的陈乡长往供桌上一站,说,惹了金和尚就会得病,这是扯###蛋!咱们今天把他的坟给扒了,看他有没有本事!讲完,他抡起大锤,几下就把石碑敲断了。接着,民兵就去刨坟。我不敢刨,就在后边站着,反正坟堆旁边也站不开那么多人。
干了一会儿,那一堆人吆喝起来:小心,别刨碎了!接着就抬出一个瓷缸,放到平地上。那缸,谁也不敢开,都去看陈乡长。陈乡长过去瞅了瞅,拿过一把铁锹,三下两下把缸帽给撬掉了。这一下不得了,你猜露出了什么?这一下不得了,只见里面腾地冒出一股青烟,转眼随风飘散。大伙看了都说,金和尚去了西天,金和尚去了西天。
共产党真是厉害,什么样的神鬼也降得了。金和尚叫他们扒了坟,什么本事也没显出来,谁也没因为扒他的坟得病。那个陈乡长更没有事,第二年还升了官,到县里当了农业局长,去年他还领着他的孙子耍山。我亲眼见了,他身板那个结实,再活二十年也没问题……
。 最好的txt下载网
双手合十 第十七章(1)
回到山上,慧昱便开始翻阅《芙蓉山志》。原来这志书是康熙年间飞云寺僧人寂乐编撰的,分为两册五卷,卷一介绍芙蓉山自然景观和飞云寺各项建筑;卷二介绍芙蓉山飞云寺的缘起、宗派、世系以及物产;卷三收录《芙蓉山飞云寺碑记》等五篇碑记;卷四是一些文人有关芙蓉山的游记;卷五是咏芙蓉山的诗集。这志书一共才三万来字,许多地方过于简略和笼统。譬如说,对于景点,多是只记方位而无具体描述。“狮子洞”之下,只有“在天竺峰下”四字;“礼西台”后面,只有“在寺西百丈”一句。卷二有“庄田”一项,按说这是重要的寺产,应该记有亩数的,而编者只录下杏园、桃园等十五个村名。
这志书成于康熙二十年。慧昱从他随身带的一本字典上查到,那是1682年。到飞云寺毁掉的1947年,还有255年。他想,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不知《芙蓉山志》有没有续修过?飞云寺住过的僧人,发生过的大事,是否只存在于秦老诌那些山民的传说之中?1947年飞云寺毁掉之后,那些僧人都去往何方?
慧昱手抚书页,不胜感慨。
他在山志中找到了关于金和尚的文字:
先师讳彻,字泰雨,金姓,辽左巨族。当辽阳失据,一门死难者十九,时师方八岁。有女兄夫丧守节,久为尼氏,住城东南之昙花庵。师潜奔其所得不死。姊携师杂难民队中,晓住夜行,月余至旅顺,登舟过海,历九死而至山东,止诸城马耳山尼庵。久之,姊谓师曰:弟渐长,不宜在尼庵滞留,吾闻芙蓉山真智大和尚者,人天之所归趋,欲送弟往。师唯唯。开山素不喜童子出家,然观师片刻,摩其顶曰:他日庄严山寺,必此人也。遂许为剃度。时天启丁卯岁也。开山寂后,如空师继衣钵。顺治三年,如空携师赴京看望先师。一日,师立宫外,诸公朝退,忽邂逅伯父廷献公,方知其随世祖入关,已官至太中丞矣。公劝师还俗入仕,师弗应,惟请解囊助建芙蓉山寺。公遂馈之。山东巡抚耿醇系公同乡,亦助之。州、县相随,皆为芙蓉山护法。师大兴土木,使贮藏有阁,会食有堂,饷宾有所,登眺有筑,一时梵刹人称希有,闻名遐迩。师为人坦易直憨,任人缓急,士大夫咸与之游。师于康熙十四年九月初八日示疾入灭,世寿六十五,法寿五十一,葬柘沟村北。
读罢这些,慧昱再取来《聊斋志异》看《金和尚》一文。原来蒲松龄是这样写的:
金和尚,诸城人,父无赖,以数百钱鬻于五莲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