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2/4 页)
分包括空怀配种阶段、怀孕阶段、分娩哺乳阶段;商品猪部分包括哺乳仔猪阶段、保育猪阶段和肥育猪阶段。现代养猪无论采用哪种模式生产,都不应该在庭院饲养。场址应该选择在村边地势高燥,水源、电力和交通方便的地方,避免动物和人群相互影响,既危害猪只健康,又破坏邻里关系。”
哦,这么说,三兄弟弄的那块儿荒地恰好是养猪的最佳地点了,这里地势较高,利于通风换气,又距离村子较远,不易与别的来外猪只相互感染,要知道,养猪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防疫,辛辛苦苦大半年,碰上一场猪瘟什么都完了。
范无病才想到这里,王爱国就开始说到这块了,“无论大小猪场,都应该在场门口设立消毒池和消毒洗手盆,并且始终保持足够有效的消毒液。最好能把生产区(猪舍区)和管理区(接待、住室、伙房、销售)分开,在进入生产区的门口设置第二道消毒池,严禁外来人员进人生产区,每个猪舍门口也应该有供饲养人员蘸脚的消毒盆。在场外或场区角落处要设置粪便堆积发酵池和污水处理池,避免污水直接流出,污染环境。”
“这个好,环保一定要搞好!”范无病连连点头道,“万一弄得不合适,很容易跟村子里面产生矛盾的,若是村民有抵触情绪,事情就不好办了。”
跟三兄弟商量了一阵子后,范无病的心情好了许多,心里想着只要等熬到十一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一开,大的方向确定下来,养猪场就可以正式搞起来了,相信在三个养猪专家——后人的操办下,前景还是非常光明的。
范无病感到自己重生以来的第一个重大举措很有成功的可能,如果老天照顾的话。
只是,这个,也算是猪栏的理想吗?
第二十三章 远客来访
三兄弟在村子里面的人缘儿不错,这里面自然也有王老教授的余荫。
养猪场的建设,完全可以请村里面的人帮忙,反正现在是农闲时间,只要招呼一下子,这个忙大家还是愿意帮的,到时候只要多准备些饭菜招待就可以了,工具什么的,各家里都有,实在需要压路机什么平整路面也不是难事儿,厂子里面有自用的机子,到时候跟他们说一声,就当时支援农民兄弟搞建设,完全可以拉出来的,也不用担心油料的问题,在如今这个年代,军工厂子的油料保证还是很充足的。
范无病依稀记得,有一年厂子里面发生了火灾,把一个车间给烧了大半儿,起因就是工人们在打扫车间的时候,用汽油来清洗水泥地面上的油漆,结果不小心失了火,火苗一下子就窜上了四楼,把上面办公的人也给困住了,当时就烧死五个人,酿成了重大事故,最后一个班组长和车间主任都受了牵连,很是坐了几年班房,算是做了替罪羊。
好在厂子里面够义气,顶罪的兄弟们家里都有人照顾着,逢年过节还有领导上门慰问,三年以后人放出来后,直接就升了一级,大家伙儿也没有什么怨言,毕竟是为了厂子出来顶罪的,这点儿照顾还是应该的。
总之傍上老爹这个厂子里面的领导骨干,范无病还是可以沾不少光的。
老妈张梅也落在了范无病的算计之中,虽然她是不可能找些免费的义工出来的,但是人民教师在制造舆论方面还是可以用得上的,到时候在大会小会上偶尔提一声,范无病的养猪场的名声就传出去了,想吃猪肉摸不到门的人多的是,有这么一个私人养猪场的出现,恰恰遂了许多人的心愿。
目前最让范无病烦心的事情,依然是资金问题,他已经开始考虑自己的收藏之中,有那些是可以直接拿出来变现的了,虽然磐石市是小地方,这些东西不值钱,可是在省城那边,地下收藏市场已经隐约有抬头的迹象了。
范无病决定如果这个星期还解决不了资金的问题,他就带着三兄弟先走一趟省城,当然了,这个也得父母同意的,虽然他长得已经不像是三岁小孩儿的样子了,可实际上他还不到三岁呢!大人放不放心那是一定要考虑的。
不过就在范无病为资金之事发愁的时候,却有人送上门来了。
“家里有人在吗?”一个带着南腔的声音在门外的院子里问道。
“谁啊?这么一大早的——”范无病从床上爬了起来,揉了揉眼睛,嘴里直嘟囔。
厂子里面和学校的作息时间都是一样的,早上七点半就上班了,范婷和范康也都上学取了,张梅现在是文教局的大忙人,自是走得更早,屋子里面就留下了范无病自己。
虽然范无病一直是成年人的思维方式,但是身体却是幼童的样子,因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