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部分(第1/4 页)
楚凌霄站出来道:“孔大人,话不能这么说,两国交兵,有将士们死伤也很正常,他们是为了保家卫国而死,是英雄,而开战的目的,不是为了让两国的将士们有死伤,而是要给北明国一些教训,让他看看我们华辰国的能力,让他们以后俯首称臣,不敢再伤害我边关的百姓,这是为百姓而战,为国家的颜面而战,不能因为怕有人死伤,就任由人欺负吧!”
又有大臣站出来道:“丞相大人这话说的下官不赞同,如今是我们要开战,攻打北明国,在外人看来,是我们华辰国以大国之力欺负一个小国,不是我们任由北明国欺负,这会让周边的小国恐慌害怕的,会担心我们一旦打赢北明国,下一个就是他们,到时说不定边关的小国会联合在一起攻打我们华辰国,到时我们又有多少胜算呢!
皇上登基虽然三年了,国家也稳定了,可要打仗,毕竟是耗费人力和钱财的事情,而北明国的人本就善武,马背上长大,虽然国家不是很大,但兵力很强,我们华辰国真的能保证打赢这场仗吗?若是打不赢,岂不是让北明国更嚣张,说不定还会让他们长驱直入。
就算能打赢,想必短时间内也无法结束战争,长久的战争,国力能跟上吗?万一将士们的供给有问题,会直接导致战场的胜算,也会让国内的经济迅速下滑。到时百姓一定会怨声四起,会说皇上善战,弄的国家贫穷,百姓受苦。”
镇国公立刻站出来道:“皇上,老臣觉得江大人说的有道理,战争一旦打起来,需要很长时间,结果如何,谁都不能预料,就算是我们赢了,国力和兵力都会有损失,所以这仗不可轻易开起。”
韩亦萧却冷哼一声道:“镇国公可是手握重兵的人,在沙场征战了一辈子,没想到老了老了,倒也怕了。”
镇国公最讨厌的就是别人说他怕打仗,立刻气愤的站出来道:“韩将军,老夫征战沙场的时候,你还没出生呢!老夫这一生,经历过大大小小的仗几十场,何时怕过?”
楚凌霄见状,立刻跟着韩亦萧附和道:“既然镇国公不怕,为何不同意开战。以本相看,人老了难免就会珍惜生命,毕竟辛辛苦苦征战了一辈子,好不容易有了现在的身份地位,万一上了战场,生死难料,若是不幸成了敌人的剑下亡魂,这些权力地位岂不是都无法享受了,所以镇国公怯步了,既然这样,镇国公何不早日交出兵权,做个逍遥自在的镇国公,颐养天年呢!这打仗的事情,就让这些年轻的将士们去做吧!”
“哈哈哈——”有几位将军笑了。
镇国公气愤道:“笑什么笑,老夫纵横沙场一辈子,怎么会怕?又怎会在乎现在的身份地位,老夫自打十八岁入朝堂就是武将,武将就是死,也要死在沙场上,怎会为了现在的一点荣华富贵,而胆怯,皇上,老臣支持你攻打北明国,老夫不但支持,还要亲自上战场,让这些年轻的后辈看看,老夫到底胆怯了没有。”
楚凌霄和韩亦萧相视一眼,眼底拂过得意的笑。他们知道镇国公的脾气急,最怕别人激将法,所以他们是故意的。
相对父亲的急脾气,墨承轩却很沉稳冷静,他之所以没有阻止父亲,是觉得北明国确实该打,北明国仗着自己国家的人善武,经常扰乱边关的百姓,弄的边关的百姓怨声四起,若是再不给点教训,他们会更狂妄的。
有些大臣见镇国公中了丞相和大将军的计,立刻站出来出声道:“镇国公,你怎么能轻易同意开战呢!每次战争,都会让国家的财力损失惨重,皇上主张开战,镇国公身为三朝元老,要根据自己的经验,与皇上分析这其中的厉害关系。”
“这——”镇国公一脸的为难。其实他一开始说反对,只是想让皇上和大臣们发生更大的分歧,而后来被楚凌霄和韩亦萧激将法一激,便同意了,其实这也在他的计划范围内。
只是他之前的计划是,坚持反对皇上出兵,但以他对皇上的了解,皇上一定会坚持的,到时让天下百姓对皇上有怨声,而他们心中却是支持皇上出兵的,皇上一定会用韩亦萧手中的兵力,到时将韩亦萧手中的兵派去边关,而他手中的兵,到时便可悄悄转移来京都周围,趁着外患的时候,给皇上来个内忧,趁机攻打京城,拥立七贤王为帝。
而因为攻打北明国对皇上有怨言的百姓和大臣,一定会支持七贤王的,到时他们的大计便顺利的完成了,他要亲手杀了君千澈,为自己的外孙报仇。
虽然现在与自己的计划有些出入,但只要皇上坚持攻打北明国就行,他们便可按照计划继续进行。
那些不主张开战的大臣们,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