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2/4 页)
二十年磨一剑(3)
杨振海又提出:一个师的国民党部队起义,与当面解放军部队的联络工作是个大问题。我们几个人虽然是派遣进去的,但和当面中野部队不熟悉。要把几千人马带出来,最好请首长派个解放军代表进去。这样不仅便于及时联络,如遇意外情况也可迅速得到沟通和处置。
杨振海的建议显然也很有道理。
王近山和杜义德用目光交换了一下意见后,对杨振海说:“时间不多了,你马上先赶回去传达准备。至于派代表进一一○师的问题,我们研究后还要请示邓政委再作决定。”王近山用手指了指站在身旁的武英,对杨振海交代说:“你先把进去的路线、方式、联络办法、注意事项等问题,详细给武参谋说一下,防止我们派出的代表进不去。”
末了,性格暴烈、轻易不苟言笑的王近山还说了一句玩笑话:要不,我们派去的代表,像你刚来时那样,被黄维抓去当了俘虏,岂不糟了!
王近山又对武英吩咐说:“你马上送他到前沿阵地,完成任务后立即返回!”
武英主动请缨冒险进入敌营。廖运周设计再“诓”黄维,为起义赢得了最好时机和最有利位置。
按照粟裕最早提出的建议,淮海战役在江苏北部的两淮(淮阴淮安)和海州地区进行,史家将此称为“小淮海”。后来,战役的规模越打越大,发展成为“大淮海”。1948年11月15日,中共中央中原局在一份上报下达的电报中就明确指出:“我华野、中野正集中力量进行徐州会战,以围歼国民党在长江以北之最大主力。这是一次最大的决战,也可能是最后一次大决战。此战役获全胜或大胜,则长江以南将无大战,不仅使中原全境解放,而且要使全国解放更加顺利。”
翌日(11月16日),中央军委在一份电报中,亦判定当前的淮海战役已发展成为南线的战略决战,并决定成立淮海战役总前委。
总前委“临机处置”的第一件大事,便是决心围歼黄维兵团。
当时淮海地区的战略态势是,华东野战军主力正在碾庄周围与黄百韬兵团血战,又以强大兵团阻击东援的邱清泉、李弥、孙元良兵团,还要与中原野战军一起随时阻击由蚌埠北上增援的李延年、刘汝明兵团。在这个节骨眼儿上,装备精良、拥有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一十八军的黄维兵团的12万精锐部队,由武汉东来徐蚌地区增援。如果让其进抵津浦路固镇地区与李、刘兵团会合,那就成了我军的大患。为此,刘、邓两位领导人下决心围歼与中原野战军人数几乎相等的黄维兵团。12万对12万;我军没有重武器,敌方则是美械机械化强敌。要打胜这个仗是很难很难的。但即使如此,邓小平仍一再表明要“破釜沉舟”,不怕“倾家荡产”,哪怕中野打光了,也要全歼黄维兵团。
因此,当王近山向邓小平汇报廖运周派人送来最新情报,并说廖决心乘机起义时,邓小平很高兴,当即予以批准。接着,当王近山再次来电话,请示能否派人秘密进入敌营协助和配合廖运周组织起义,并将一一○师接应到解放区的问题时,邓小平也立即予以批准。
武英将杨振海送到前沿阵地后,很快回到了纵队司令部作战室。
这时,王近山、杜义德与贺光华处长正在研究派什么人去一一○师的问题。对派进去的人要求很高,政治上要绝对忠诚可靠,军事上要熟悉战场情况,熟悉地形,熟悉我纵各旅的阵地、驻地及旅、团甚至营的各级指挥员,还要熟悉一一○师的情况,以便于沟通联络;反应要快,脑袋要灵活,处理问题要迅速果断,还要能善于应付随时可能出现的不测事件……当然,符合上述条件的也不是绝无仅有,但找一个合适、胜任的人选,也非易事。所以研究来研究去,尚未找到最合适的人选。
武英当时是个年轻的“老革命”,较长时间的战争磨炼使他成了六纵参谋人员中的佼佼者,深受首长的信任和器重,把他放到了纵队司令部作战处的重要岗位上,在纵队首长身边参赞军机。他听了首长的议论后,心想我是否来个“毛遂自荐”,主动请求去一一○师。他壮了壮胆子,说:“首长,能不能让我去完成这个任务?我对双方情况及地形都熟悉,特别是和杨振海很熟,便于沟通联络,对完成任务很有利。”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二十年磨一剑(4)
面对甘冒巨大风险主动请缨要求去敌营的武英王近山、杜义德、贺光华等领导人都对他投以嘉许的眼光。其实,首长们心里并不是没有想到武英。远在天边,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