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部分(第2/4 页)
我军此次北进,目的是为了策应和支援淮南战场,诱使曹操的主力回师许都。只要这个目的达到,我军就立即撤退回荆北。所以,此次北进我想让汉升摆出佯攻许都的架式。”
黄忠的八千精兵——。用这支擅长射御和远距离行军作战的部队作为先锋,周瑜的用意除了进攻之处,还更多的考虑了撤退的安全。
一旦完成牵引曹操主力西返的任务,黄忠部就要迅地回撤,这个时候抵御曹军铁骑对于**裸喜欢近战肉搏的太史慈部来说,是一个难以完成的任务,相反,弓弩作为对付骑兵的利器却可挥远距离击杀的优势。
当年汉武伐北,李陵率五千丹杨精兵深入漠北,遭遇匈奴主力,李陵且战且退,矢万枝,毙敌无数,如果不是在最后一刻箭枝告窘,当不致兵败成擒,自然也不会再有关于‘李陵降敌’地千古疑团,也不会有‘司马受剐’的惨痛经历!
现在的高宠军中,重建的太史慈部所召募的兵士虽然还是以豫章、泾县、阴陵一带的丹杨乡民为主,但由于这几个地方在高宠的治理下,多年来一直安宁祥和,间的悍勇习气也减了许多,故此,在战斗力上比之从前还有些不及。
相反,黄忠部则一直保持得相对完整,其中下级将校大多是黄忠一手从长沙、零陵、桂阳郡带过来的,具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在这支队伍中有很多士兵出身越夷,擅长习射,他们是有资格和能力继承汉武北伐雄师的上佳人选。
“我们这般行事,曹操会不会相信?”一直护卫在周瑜左右的徐盛出声道。
徐盛部虽也是步卒,但由于长期驻防在水网密集的彭泽、江夏一带,于北地作战并不熟悉,所以,他的任务主要是作为预备队策应和接应其余两军。
周瑜一夹马腹,习惯了舟楫战法的他对于颠颇的马背还有些不熟悉,他一边操纵马缰稳住身形,一边道:“曹操就算是有疑心,他也架不住身边的人轮番说项,况且,许都呆着的可是当今天子,万一要是被我们迎走了,曹操这大汉丞相的帽子可就悬了。”
天空,苍茫重重,一身白色铠甲的周瑜在亲卫的保护下,很快就隐身在北进的队列中了,在他战马经过的地方,时不时的爆出士兵们阵阵的欢呼声,对于这些驻扎在荆北的将士而言,周瑜和高宠一样是他们最值得尊敬的统帅。
八月晚的宛城。
城垣上人影婆娑,摇摆跳动的火苗将高大的城墙照射出长长的影子,使得要想攀登更加显得不可越过。这座城池的坚固是出了名的,当年曹操三次征讨张绣,强攻城池无果,在曹仁接任南阳宛城太守之后,城墙加固得更加伟岸。
连日来,征南将军、宛城太守曹仁几乎每晚都要上城来察看好几次,战情一日紧似一日,容不得有半点的疏忽,屡屡被曹操委以重任的他深知脚下这座城池的重要性。
如果说南阳郡是风光旖妮的宛南盘地上的一颗明珠,那么宛城则是镶嵌在这颗明珠上最夺目的一点,无时无刻它不在闪动着煜煜的光辉。
作为南阳郡的府治所在,宛城是司隶通往荆州的要冲,也是昔日的荆州治所。只不过在刘表接任荆州牧后,才将治所搬迁到了现在的襄阳。在它的西面通往汉中,东面连接江淮,北面是连绵的伏牛山脉,南面则是浩浩东去的汉水。无论从哪一个方位看,宛城都是守护洛阳、许都等中原大城的重要门户。
特别是在高宠一统江南四州之后,南阳郡成为曹操与高宠之间争夺的焦点,建安六年曹操大将夏侯淳自宛城举兵南征,差一点占领襄阳,而自周瑜接任荆北大都督后,为了开通北上的道路和支援东线的战局,更是频频对宛城用兵。
“敌人离城还有多少里?”曹仁拍了拍头盔上沾着的尘土,一边登城一边问道。
根据潜入南方地斥候密报,在汉水畔的新野、房陵、湖阳等郡,归周瑜所属的荆北三万精兵开始向北方移动,可以想见它们的意图显而易现——就是北攻宛城。
现在曹仁的手中仅有一万兵力,而周瑜手中则拥有将近三万精兵,而更严重的不仅仅是以一敌三的劣势,还有本来组成第二梯队防御的人马现在都被曹操派到了淮北战场,一旦周瑜攻破宛城,后面的许都、洛阳就将是一付门户大开‘迎客’的不利状况。
“子孝,不管会遭遇怎样的恶战,付出多大的代价,你都要给我死守住宛城。”曹操临行前亲笔书就的信捏在曹仁的手里。这一张薄薄的绢书,在曹仁觉来却是异常的沉重。
“将军,敌太史慈、黄忠、徐盛三支部队已分别遁出新野、湖阳,现正向我正面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