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2/4 页)
旁边一个秃头小僮,捧着墨池,听他濡染。
知县立在案侧,看他写了几幅兰竹,真是疏密相间,不着纤尘。
到得板桥抬起头来,才见有人站着,衣冠楚楚,又不知他为着何事?赶紧披了絮袍,请他坐下。知县说明来意,并道:“诏书敦迫,请先生即日出山,所有治装之需,自应由弟致赆。”
板桥道:“兄弟辞官久了。从前脚靴手版,为着五斗米折腰,至今想来,殊嫌多事。现在靠着秃笔,度此余年。再不料上达天听,此种际遇,原应闻召即行。但是兄弟年老病深,手既支离,足尤蹶蹩,国家全盛时代,人材相望,何须征及废人?老父台是目睹情形,疾非伪饰,尚望在大公祖前代为方便,再由兄弟具呈告假便了。”
知县看板桥词色坚决,也只得告别而去。
板桥回进房来,对茜仙道:“名之累人,一至于此,连皇帝都被我赚了,我便是不肯赴召。这班扬州的盐商,又是什么供奉呀,征君呀,加着许多头衔。我原是不要纱帽,才肯丢掉,如何又添这种脚色?我想离了扬州,往他处走走,省得他们再来缠扰。如今算是将病推诿,皇帝却最不讲理的。从前荐举词科,不肯应试的人,都叫地方官逼着上道。你说病,他要验,你不验,他便拿,敬酒不吃吃罚酒,这又何苦来呢?我带你到一好处去,这里有几匹布,你做几件衣服穿着,零星各物,收拾收拾,三日后便要动身了。”
茜仙知道板桥古怪,只能遵命而行。板桥也叫小僮,把书囊画箧,酒磕茶铛,结束起来。唤了一叶扁舟,携着一女一童,咿咿哑哑望西摇去。
到得瞑烟将上,已寻着一个村落,桐阴柳线,摇曳河干。
板桥嘱令泊船,叫小童造饭守候,自己同了茜仙上岸。转过一两家,有一间小小板扉,板桥便轻叩几下,里面走出白须老者,对着板桥道:“果然送亲来了,恭喜恭喜!”
便让板桥茜仙进去,老者将柴门掩上。板桥坐下,对茜仙道:“这是汝家呢,好自为之,行且琴鸣瑟应了。”
茜仙莫明其妙,向板桥问个缘故。板桥笑道:“事出仓猝,我也不曾告诉你。这位老者,是我的至友,姓陆字慕云,少年也中过举人。只为着家世农桑,所以隐居不仕。他的所学所好,与我没有不同。他只有一子,已经人泮。现在三里外周家课读,文章尔雅,玉立亭亭,尽堪与你作配。我为着带你不便,前日写信通知老友,要联这段姻事,承他不弃,一口应承。今日送你前来,了此向平的旧愿。
你也不必腼腆。我见了新婿,着你们双双行礼,我便朝发了。“茜仙虽然打破了闷葫芦,却对着老者一望,是个和颜霁色的人。堂中四壁琳琅,都是名人书画,炉香瓶水,位置得宜,料定不是俗物。但是乱头粗服,算要做新嫁娘,老父亦未免太冒昧了。正在凝思,外边走进一个白袷少年,向板桥行了一礼。
板桥道:“贤婿归何迟也?”
少年倒是一怔。原来老者与板桥订婚,少年也未知觉。这时茜仙早由老者引进内室了。老者出来,将这事始末,与少年讲明,说新人已来,今晚便要合卺。
少年才悟到堂中所坐的女子,明眸善睐,秀色可餐,此豸娟娟的非凡品,心中着实欣慰。左邻右舍,听见陆老家有此喜事,男的女的,蠢的俏的,都过来帮忙。陆老乔样陪了板桥,吃过晚饭。茜仙已换好妆束,绯裙青帔,绰约多姿。一面雀顶金花,与烛光互相辉映,绮年玉貌,一对壁人。也不用鼓吹,也不用宾赞,只是同村伉俪,替他俩从容扶着,盈盈下拜,便成就百年大礼。陆老请板桥上坐。新人叩谢的时候,板桥身畔,取出一袋红封,递与少年道:“小女遣嫁,一无所有,封内白金二百,算奁资也好,算觌仪也好。贤婿只要能续书香,半读半耕,便不得功名也罢。小女是能安贫知命的,贤婿看我面上,总须宽恕她一点。”
说罢站起来要回船了。陆老再三挽留,终不见允。茜仙亦无如何,便同少年送板桥下了石级,扳住船舷,板桥向茜仙说声:“归去推下篷来,只见得一枝烛影了。
次早陆老开门一看,船也没有,人也没有,茫茫烟水,树枝上剩得几点晓露。陆老叹道:“板桥真高人也!”
这少年便是陆杲,嘉庆朝官拜学士。板桥得此佳婿,到游倦归来,才与茜仙一面。那时真是一字一珠,一画一缣呢!
板桥自从与茜仙离开扬州,果然江都县又来征辟。但见萝牵花覆,剩得一角空庭,知县据以复详,江督据以复奏,乾隆只付之一笑。这板桥高尚不仕的名,居然传遍通国。京中的年家故旧,想他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