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第2/4 页)
他的头发都吓白了,这才计划用《九阴真经》一打尽北方武林。
可是偏偏这时候古凡出关了。为什么?他是恼了吗?
赵伯琮以目视周围,许汉文出来道:“真人,陛下为岳元帅平反了。”
如果是没有静悟道心的古凡,这时候,他恐怕只会会:“是吗?没想到岳元帅平反,还有我的功劳。”
毕竟明眼人都看的出来,这些年许汉文非常讨古凡的欢心,不断地送上典籍。皇上命他岳飞的事,绝对是讨古凡的欢心来的。
可是古凡只回答了一声:“哦。”
便没有了下文。
赵伯琮一边命许汉文拖住古凡,一边急忙想对策。
十年的发展,武林人士的杀伤力已经显露出来了。虽然还没有人可以像古凡一样率领武林人士直接对抗大军,但是却已经有了这个苗头。
如果不是古凡在闭关,而他们宋朝君臣又极为恐惧武将们获得的武力,本来应该是他们领先才对的。
可是,一个古凡,他们已经很难接受了,又怎么可能主动去增加武夫们的实力。不然,十年时间,什么都学到了,特种战法,并不是多么的难。
就是金人自己都领悟出来了,他们却也还是不许。
用他们的话,金人会又如何?咱们这儿可是有创始人的。就像是名将很多,刘邦却因信一人,而定天下。
安了,不用担心了。
可是现在古凡要云游去了。他会不会学他师父,一去不复还?更重要的是,朕未经他同意,而用了他师门秘笈,他会不会生朕的气?
大宋家的天子,被自家忽悠瘸了,所以除了赵匡胤赵匡义这兄弟俩是一流与准一流的高手外,其他的全部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
他们字写的好,画画的棒之外,对武功是一窍不通。哪怕是江湖上他家太祖的太祖长拳已经成了必修的武艺,他们自家也是不屑一顾的。
有这样的头儿在,自然是上行下效。大宋君臣,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万寿道藏》是正本,《九阴真经》不过是总纲。他们只是请教了一下,宫中习武人,便急匆匆地出手了。
现在,问题来了。他们觉得自己私自动用古凡的秘笈,古凡恼了。
赵伯琮想了一下,下旨道:“朕决定了,把太祖问录给他。”
《太祖问录》?
大臣们知道,不少人还看过,那是纪录赵匡胤一生的笔录,甚至他们中有人还参与过笔录的修改。毕竟是皇帝,一些不好的,黑历史,总是要春秋笔法的。
这么个东西,他会满意?
所有人都觉得是开玩笑。
不过既然皇帝给,他们也没有拦着,或许这位古真人,看了他们赵家老祖生平(美化后),为他替天请命的行为(美化)所感动呢?
这并非是没有先例的。老赵家的宣传,“书中自有一切”,洗了多少人的脑……不对,是教化了多少人成为读书人?
或许这古真人也可以教化呢?
嗯,一定可以的。
他们对自家的教化功力拥有非常大的信心,于是他们同意了。
第7章、皇家之秘
“真人,这是陛下给出的赔偿。”
许汉文带来了赵伯琮的赔偿。
“也就是陛下是打算用《九阴真经》谋划北地武林了。”古凡自言自语。
“是的。”许汉文回答。
官场就是一个大染缸,既然进入了,就必须要做点什么。比如接受一些人的投靠。
这是避免不了的,当古凡展示出可以毁掉他们前途的力量,便免不了引人投靠。再者,抱团,形成山头,本就是人的天性。
这些人,古凡并没有领导他们,而是把他们交给了许汉文。一个与许仙同名的家伙,这世界却成了一方大佬,成了太师。不得不让人觉得世界真奇妙。
“嗯。”古凡点点头,接过赵伯琮的赔偿打开。
里面的东西,果然记载了。
在这十年,古凡也好,许汉文所形成的天师党,也有人叫道党,并没有闲着。虽然他们没有一人解锁出《白蛇传》的宇宙,但是他们却发现了这世界的神仙踪迹,睡神陈抟。
陈抟,字图南,亳州真源县(今河南省鹿邑县)或普州崇龛(今重庆市潼南县崇龛镇)人。才四五岁时,在涡水岸边游戏玩耍,有青衣老妇给他哺乳,从这以后陈抟日益聪明颖悟。长大后,他读经史百家,一见成诵,一点都不会忘记,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