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第3/4 页)
上,笔走龙蛇,一挥而就:
“颂祝三多琼筵晋爵
祥开七五玉杖扶鸠”
一笔行书,铁划银钩,苍劲秀逸!
绝情仙子娇笑道:“果然不愧是解元公,落笔如风,出口成章。”
金笛解元听到绝情仙子的称赞,比吃了人参还要舒畅,口中却谦虚的道:“仙子谬赞了,这是现成句子,算不了什么。”
一面写了上款“槐林前辈先生七秩晋五大庆”,下款写了七人的姓名。
谢少安道:“文兄这一笔字,确实写得漂亮。”
金笛解元放下毛笔,笑道:“谢兄休得取笑。”
杨继功道:“咱们七个人合送一副寿联,会不会太寒酸了些?”
绝情仙子娇笑道:“祝寿咯,人到心到,就好了,你没听三元栈的店伙说,解元公写的字,可比金银财宝还要贵重,过了若干年,说不定这副寿联,成了稀世古董,送到宫里给皇帝老子去欣赏呢!”
金笛解元笑道:“那恐怕是五百年以后的事了。”
那伙计得金笛解元二钱银子,可真巴结,一个字,一个字的用口吹着墨汁,等字迹干了,才仔细卷好,装入锦盒,一面陪笑道:“客官,可要小的给你送去?”
他想去领赏银。
金笛解元道:“不用了,我们自己去。”
一面向伙计问了赵府地址。大家走出笺扇庄,天色早巳全黑。
绝情仙子催道:“快些走了,送了礼,人家还要安排我们的住处,我肚子已经饿了。”
谢少安给她一提,也觉得腹中饥饿,好像还有些头昏,但也并未在意。
一行人依着伙计说的地址,一路往城南行来。还没走到赵府,路口就看出一座扎彩的牌楼,不用问,从这座彩牌楼进去,离赵府也不会太远了。
这一路上,果见三三两两的行人,往来不绝。
走了半里来路,果见一座大庄院,张灯结彩,车水马龙,十分热闹。
绝情仙子朝金笛解元道:“快些送去,我们在门口等你。”
金笛解元道:“就是兄弟一个人去么?”
绝情仙子道:“瞧你,一个大男人,好像人家赵府会把你给吃了一样。”
金笛解元道:“兄弟岂会怕了?只是一个人去送礼,不大好意思。”
姜兆祥道:“兄弟和文兄一起去。”
这时虽已入夜,但因各地赶来拜寿的人,晚上都没有客栈落脚,非先来赵府报到不可。因此虽是夜晚,赵府账房的收礼和接待宾客的人员,还是十分忙碌。
金笛解元,姜兆祥两人随着一干送礼的人,踏上石阶,跨进大门,朝右转弯,是二门外一条长廊,一排五间朝北的房舍。
这里本来是护院庄了们值班的地方,如今临时改为赵府账房的收礼处,一排窗户,全打开了,到处灯火辉煌。临窗一列长案,坐着八九个人,有的专管收礼,有的登记安排宾客食宿,每一个都忙得不可开交。
五间相连的房舍,桌上、地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礼物,堆积如同小山一般。
金笛解元、姜兆祥二人,好不容易捱到窗口,跟着他们前面,一个是金华万隆镖局的人,送的一柄羊脂白玉如意。再前面一个,是湖北大洪山庄来的,送的是一尊无量寿佛。
可是自己七个人送的,却是只值三钱银子的一副寿联,金笛解元还未走近窗口,脸先红了。
那收礼的汉子看到金笛解元文必正气宇不凡,立即堆满笑容,站了起来招呼道:“今儿送礼的人多,劳久候,尊客贵姓,是哪一门派来的?”
金笛解元含笑道:“在下姓文,不属于哪一门派!”
随着话声,把手中寿联锦盒,从窗口递了进去。
那收礼的汉子听说他不属于哪一门派,脸上笑容,已经收起一半,这一看到递进去的锦盘,盒盖上就有“九华堂贡联”字样,他另一半笑容,也随着收将起来了,冷冷向道:“你这盒里装的是什么寿礼?”
金笛解元脸上不期一红,这主意要不是绝情仙子出的,他真不愿意来!丑媳妇免不得要见公婆,既然把礼物送进窗口,不好不说,这就含笑道:“寿联一副。”
那收礼的汉子并没伸手去接,接着问道:“就是你送的?”
金笛解元道:“是咱们七个人送的!”
那收礼汉子斜睨了他一眼,嘿然道:“朋友不像是本地人吧?你们哪里来的?”
金笛解元看他脸色不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