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部分(第1/4 页)
“就你知道地说,我很想听听。”杨广突然来了兴趣。他视力所及,都是奇珍异宝,锦绣堂皇,他所识得的人中,除了王公贵族,就是重臣显宦,听说萧布衣是草民的时候,突然有种很新奇的感觉,他觉得自己好像很久没有见过草民了。
“那草民就说了?”萧布衣见到杨广的好奇,只是在琢磨自己的措辞。
如果能够奉劝杨广下,让他少点奢侈,少点征伐,少点暴戾,让天下百姓少点疾苦,他倒是非常想劝劝杨广,可是就算要劝,他也要找个稳妥的方法去劝,他可不想去激怒杨广,掉了自己的脑袋。
“快说快说。”杨广脸上隐有兴奋。
“圣上造福后世,算得上功德无量的。”萧布衣先拍句马屁,听听效果。萧皇后有些讶然,杨广却是微愕,半晌才道:“怎么个造福后世的法子?”
“先说大运河吧。”萧布衣沉声说道:“这大运河的开通,可以说是沟通南北经商的大动脉,极大的促进大隋经商的发展,而且使东都各地供应方便。大运河的开通,利在当代,功在千秋,在布衣看来,甚至比长城的修建更为意义深远。”
杨广目光有些诧异,兴奋之意更浓,重重的一拍几案道:“说的好。”
萧皇后悬着的心放了下来,也露出了微笑,虽然心中是不以为然,因为无论是大运河开通的前后,这都是个诟病,群臣私下对她这个皇后说的唯一一点就是,大运河劳民伤财,圣上失之武断。
见到萧布衣沉默起来,杨广口气多少有些急切问道:“还有呢?”
萧布衣心道,你就个大运河还算不错,我还真不知道你有什么别的功绩,让我如何拍马屁?
“圣上,微臣见识粗鄙,别的方面也不知道很多。”
杨广有些失望的表情:“那这东都的兴建,你又有什么看法?”
萧布衣想了半天:“东都富丽堂皇,是微臣所见的最繁华的城市。”
杨广叹息一声,喃喃道:“草民到底是草民,怎么知道我的想法之深远。”
萧布衣耳聪目明,听到了杨广的惋惜,不由脸红,认真想了下才道:“回圣上,以微臣的想法,这东都地理位置在中原居中,圣上迁都东都,可是为了均衡四方着想?”
杨广哈哈大笑,竟然站起来,走下了高台,缓步走到萧布衣的身边,目光灼灼地望着萧布衣,沉声道:“校书郎,你以前是个草民,可比那些大臣考虑的更符合朕意。”
“微臣愚昧,不敢和他们比较。”萧布衣只好道。
杨广冷哼了一声:“有什么不能比较的。你现在也是皇亲。怎么比不过他们这些愚昧之人?只是凭你方才的见识,已经比一些蠢臣高明了很多,不过你说的虽然不差,很多地方还是考虑的不足。”
萧布衣恭声道:“圣上英明,高瞻远瞩,布衣远远不及万分之一,当然很多地方欠缺考虑,还请圣上指点。”
他说的恭敬,其实内心倒觉得马屁实在已经拍的不轻,没有想到杨广居然还是不满意!他离杨广是如此之近,只见到他黑发如墨,只是眉间却是有着极深的皱纹,这种面貌之人通常都是一辈子发愁,萧布衣内心突然升起了莫名的感觉,他觉得杨广其实很寂寞。
杨广缓步前行,绕着大殿慢慢地行走,双眉紧锁,伸手虚指道:“这诺大的东都城并非奢侈,也非炫耀,而是我大隋的千古之基。大隋之前,中原割裂,纷战不休,妻离子散,民不聊生。大隋建国伊始,仍是动乱频频,西京路途遥远,生产低下,开皇十四年,关中大旱,先帝甚至带着百姓到洛阳逃荒,百姓吃着都是豆屑杂糠,这实在是滑天下之大稽!当年西京运粮运物,每年耗费动辄以万亿计,东都建成后一劳永逸,实乃后代之福。”
萧布衣不知历史,只能沉默,他当然知道杨广没有必要和他说谎。
“洛邑自古之都,控以三河,固以四塞,水陆通,贡赋等。”杨广那一刻眉飞色舞,滔滔不绝:“自古君王,何曾没有留意此处富裕给足,只是不建都者莫不机缘不对,或九州未统,或钱粮不足,朕建东都,开千古未有之壮举,肃膺宝历,纂临万邦,遵而不失,心奉先志,自古之帝有哪个及我?”
萧皇后高高在上,望着丈夫的眉飞色舞,脸上有了敬仰之色。萧布衣不知道杨广说的很多都是当年营东京诏中的内容,却也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杨广口才极好,刹那间神情飞扬,倒是让他整个人变的生动起来。
萧布衣古语不行,却也多少明白一些,杨广说的就是西京偏远地穷,导致当年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