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部分(第3/4 页)
了联营合同,张平原就连连点头,说:“这个合同签得好,新营是农业县,农民生活并不富裕,农科所就该多开发一些高品质、高附加值适于像新营这种贫困山区发展的优良品种。”
杨建中说:“我这人当过公社书记,做过科技副县长,对农民的疾苦深有体会。现在尽管不在下面干了,但总是忘不了穷苦农家家徒四壁的贫苦。这些年,处在省农科所主任这么一个位置,想上又上不去,想下又下不来。一想还不如干些实事,看能不能开发些适合农业发展的新品种,尽量让农民得到一些实惠。”
张平原笑,说:“据我所知,杨主任在农民中间的官声不错。”
杨建中苦笑,说:“不怕张行长笑话,我这也是不得已为之,以前野惯了,让我整天呆在办公室里无异于是坐牢,哪里坐得住,一想还不如多下乡,到实验基地多跑跑,活动活动筋骨。这一下去的时间多了,与农民的接触也多,中国的农民实在,你做了一点的事情,他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所以我这人在农村还有些威望。可我毕竟还是个七品芝麻官,身处官场之中,官场有个现象,但凡农民欢迎的,官场中人并不喜欢。我现在就在官场不受欢迎。”
张平原知道杨建中说得这些都是实情,也知道杨建中这些话如果不是在这种私交场所,杨建中只怕打死也不会说。张平原觉得杨建中的情况和当年的自己有些相似,当年他在北京也是空有一身本事,却根本就没人把他当回事,杨建中这种彷徨无助的感觉,张平原当年也曾有过。张平原对杨建中顿生好感。他开导杨建中,说:“为什么农民喜欢的官员,领导却不喜欢,这是因为你跟农民走得近了,自然就和领导疏远了。我看杨主任还得学学中庸之道,走近农民之时,同时也多走近领导,方为上上之策。”
杨志远见张平原和杨建中聊得比较投缘,就笑,说:“你们先聊,我去找谢富贵说些事情。”
张平原一挥手,说:“你是忙你的,我和杨主任聊聊天就是。”
谢富贵在杨志远他们进包厢之时,特意进来跟张平原、杨志远打了个招呼,因为有张平原在,谢富贵知道自己不适合呆在包厢里,打完招呼,彼此客套了几句,谢富贵找个借口就出去了。杨志远找到谢富贵,谢富贵正翘着二郎腿,在他的办公室里喝着杨志远给他的‘眉儿金’呢。
谢富贵一见是杨志远,就跳了起来,说:“志远,你这‘眉儿金’真是不错,你准备卖多少钱一斤?”
杨志远说:“我找你也是这事,想听听你的意见。”
谢富贵和杨志远彼此熟了,也就没什么隐瞒,说:“这茶的品质特别棒,此茶一旦推出,肯定得坐头把交椅。现在省内最名贵的茶,在六千一斤左右。我看你这茶也可以按这价销售。”
杨志远笑:“既然是头号品质,就得是头号价格。”
谢富贵说:“你把价定的太高,也得有市场才行。”
杨志远说:“这我早有考虑,‘眉儿金’的一年三季的产量也就在六百斤左右,物以稀为贵。我跟你说实话吧,这次我准备召集省内外所有的销售商,把‘眉儿金’的独家经销权进行拍卖,价高者得。”
谢富贵直摇脑袋,颈中的那条粗大的金项链直晃。谢富贵直喘粗气,说:“志远,你小子也太毒了,怎么会想到拍卖这一招?”
杨志远笑,说:“咱手里的大哥大可以拍卖,为什么‘眉儿金’的独家经销权就不可以拍卖啊。”
谢富贵直摇头,说:“志远,我可真是服了你了,你这小脑袋转的就是一个字:他妈的快!”
杨志远笑,说:“这是一个字吗,都四个字啦。”
谢富贵说:“那就不要‘他妈的’,就一个‘快’字。”随即一笑,说,“志远,你少扯蛋,你真要是搞个什么拍卖会,那‘眉儿金’的价格还不蹭蹭往上蹿,搞不好一万一斤还打不住。”
杨志远点头,说:“是有这个可能性存在。”
谢富贵叫,说:“那我到时找谁要货去啊?”
杨志远说:“到时谁买断了‘眉儿金’的独家经销权,你就找谁去。”
谢富贵说:“哪我岂不是伸长了脖子,等着挨宰就是。”
杨志远笑,说:“哪我就不知道了,一旦人家买断了经销权,就由不得我做主了,人家花那么大的价钱,肯定会有自己的营销手段和策略,人家到时卖不卖你,什么价卖你,我可就管不住了。当然,你自己想要个一、二斤喝还是没什么问题。”
谢富贵说:“真要价格炒得太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