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部分(第2/4 页)
西商人的观念太落伍,让李宏龄励志革新山西票号,发展现代银行业的愿望无法实现。但是积累的人脉是丰厚的,在塞北李家再次崛起,成为了有名的晋商家族。但是傅清荷听说李家不支持自己的后生搞什么飞机,而是想让李湛进入家族的商业。
警卫得到了傅清荷的指示,立马出门去请人了。
当李湛两人战战兢兢的走进赵家,本来想好的要怎么口若悬河的来说服傅清荷这个女人的说辞结果一句都没有用上。
“我听说,良吾答应过你们给你们钱的。”
傅清荷见面后,直截了当的问道。
这下子到让李湛有些不知所措了,这太直接了。
“不是给我们,是给我们飞鸟公司投资,我们飞鸟公司立志于研发设计制造——”
正说着,突然被傅清荷打断了。
“你说的我不懂,要多少钱吧。既然良吾都答应你们了,我自然不会反对。”
“这——”,这到让李湛觉得自己有骗女人的嫌疑了,忙道:“夫人还是听我说说的好。我这位朋友跟我一样都是在日本留学,学习过飞机制造的,他可是个好手。对了我们公司的第一架飞机就是他设计制造的,赵司令当时见过的。”
李湛倒是没有吹牛,他们两人确实是在日本留学过,而且不止如此。他们都是塞北学校中学习成绩优秀的好学生,是当年被选派到东北航校学习的,学了一年之后机缘巧合,张学良选派留日学生,他们便到了日本学习飞机制造区了。但是他们在日本的待遇却不怎么好,日本学生能申请到的实验,他们一个也得不到,实习的机会也是少之又少。这难不倒有心人,李湛聪明但是不踏实,倒是他这个憨厚的,名字叫做周行的同学踏实用功,而起这小子家里是干木匠的,从小就跟父亲学了一手好木匠活。日本人的实验室他们用不了,干脆自制,从科学刊物上学到的风洞最后都搞出来了,就是买的铁皮桶子,然后加上一个电风扇,而他们试验用的飞机,则是周行用木头做的模型。
两人回国后立志从事飞机工业,他们的公司也确实制造过一台飞机,不过却是木头做的,而发动机是买的报废二手货。当时他们的飞机试航的时候,还是九一八激战正酣的时候,赵书礼正坐在车上,突然天上飞来一架飞机晃晃悠悠的在城区招摇,惊到了警卫人员,以为是日本人得空袭。后来弄明白后,赵书礼对这两个组装达人发生了兴趣,一见面更加深了印象,于是鼓励他们从事飞机制造。结果两人正困惑资本呢,造了一架破木头飞机就已经让他们经费耗尽了。当时赵书礼二话不说,就开了一张十万的支票给他们,还承诺如果不够用了在找他。
这就是李湛说的赵书礼答应过给他们资本的缘由。
但是傅清荷压根没有心情听他们说,这段时间要应付的人和事太多了。
“好吧,投资也好怎么也好,说吧需要多少钱。”
“这个,我想最少得一百万吧,这个不算多,我们需要厂房,现在租用的仓库太不适合了,还有采购设备,聘请人工可都是钱。还有——”
“好了,就这样了,一会到账房领钱去吧。如果没事你们就可以去造你们的飞机了。”
傅清荷干脆的下了逐客令。
虽然要到了钱,两人却有幸悻悻,准备好的说辞一句都没有用上,真是很让人不爽。
“李湛,不是说三十万的吗,你怎么要一百万啊。”
“你傻啊,既然赵夫人今天这么好说话,不多要点哪行啊,再说了,我可是给了她砍价的空当啊,是她一口答应的。啧啧,看来这赵家真有钱啊。”
——————————————————————
赵家有钱吗?有确实有,塞北地区最赚钱的工厂是什么,答案毫无疑问是兵工厂。几场战争下来赚的是盆满钵溢的,而塞北最大最早的兵工厂正是赵书礼建立的,在产权上跟后来建的几个官办工厂不一样这是私产。而赵氏银行更是塞北地区甚至中国最大的银行,因为塞北向国外的借款,不管是美元也好马克也好甚至是日元,过去金融没改革前,都是存在这家银行的,又用这些钱来发行纸币。因此赵家银行不仅是信用最硬,资本也是最足的。外界估算过,九一八之前赵家的资产就已经是十亿元了。
这十亿元多不多,多也不多,因为这是纸币。塞北的纸币对外名义上是金本位,但是对内则是宣称跟大洋等价,可全都是宣称。塞北为了统制资本,采取了严格的金融管理制度,金银根本不能自由流通。一切都是作为储备在财政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