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除夕(第1/2 页)
炮竹一声除旧岁,桃符万户换新春。
赵家沟的除夕是从阵阵炮竹声中开始的。
这个炮竹,就是砍来得竹节燃烧炸响的。
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传下来的习俗,除夕这天,各家出一根柴火,砍一节新竹,架起来烧掉。
除夕就正式开始了。
其他时候是放鞭炮还是烧竹节是不管的,除夕这天一早,一定得烧竹节。
南方的团年饭是一早上第一顿,腊月里备的好菜都上上来。
祖先先吃,宋老太买了特别多的黄纸,明显是把宋家的祖宗们都算上了,只是还不能正大光明的祭拜。
一家人吃完了团年饭,家里的大人都开始洗澡,有新衣换新衣,没新衣换上自己最体面的衣裳。
用最好的面貌迎接崭新的一年。
下午的时候,就要带上祭品,去给祖宗们上坟了。
宋家人是后来迁过来的,短短五十年不到,后山的坟地上,已经埋了四人。
奉上祭品,点燃香烛,烧着纸钱。
宋圆圆望着两座新坟,内心怆然。
“奶,那个陶蓊是不是很大年纪了?他如果没等到我们长大,就老死了怎么办?”
宋老太烧纸钱的动作一顿……
“别瞎想,你们平安长大比什么都重要。”
“我们只有先过好了自己的日子,才有去要公道的可能,不要本末倒置。”
早樱和晚橘很小就被卖了,四五岁就进了国公府,饮食习惯也是以面食为主。
这时候蒸馒头都是老面发酵,是个技术活,宋家人不会,早早的就跟燕娘子定了一筐。
别看两丫头平时吃饭吃得香,真见到那一筐大馒头,两人就跟饿了几天一样的。
北方的除夕是饺子。
饺子宋圆圆会。
祭祖完,一家人就到田埂上挖荠菜,这时候的荠菜正是鲜嫩,配鸡蛋,配肉都正好。
家有新丧,是不能串门的。
耐不住年三十,大伙都闲着。
见着宋家人大年三十就开始挖野菜,也不知道脑补了些什么,一家两家的都往宋家送鲜嫩的菜蔬。
知道宋家是要包饺子,倒是闹了一出笑话。
知道圆圆会包饺子,想学的都可以来学。
宋家反而更热闹了,谁家如今都不缺那一两斤面,买不起肉可以放鸡蛋,也可以只放菜啊。
街上那一碗饺子可要五文钱呢,学会了不就是赚钱了,这个账他们还是会算的。
人一多,宋圆圆的表演欲也上来了。
原色饺子皮,南瓜黄饺子皮,菠菜绿饺子皮一样来了一份。
惹得村里的婶娘奶奶们夸个不停。
她更带劲了,又在饺子形状上面下功夫,什么月牙形,柳叶形,元宝形,福袋形。
包完了饺子,就是煮饺子。
大家伙临时决定晚上就都吃饺子了,柴火锅在院子里架起来,各家各户搬着凳子,带着碗聚在院子里。
宋家的年过得更热闹了。
京都。
陶蓊不是一般的宦官,他是有正经府邸和学士名头的。
御街出来,左边陶府巷第一户,就是陶府。
此巷就是因陶蓊而得名,可见荣宠。
腊月三十的陶府,还是如往常一般冷冷清清。
陶蓊嘴角含笑,靠站在花园鱼塘的围栏边,一手端着天青色鱼食碗,右手捻起数颗鱼食,慢慢洒落。
“大人,江南那边有传书过来。”廊里传来随从的声音。
“讲。”陶蓊依旧漫不经心。
“甲字小队遇上郑达了,五人全军覆没。”
“郑达去了青阳县?那老东西倒是舍得!消息是谁传来的?”
还好,大人没有因为他们漏过郑达的消息生气,随从更加恭敬,“是元贞大师送来的。”
“那个秃驴?知道了,下去吧。”
陶蓊把鱼食放下,拍拍手,“三十了,走吧,该去吃馄饨了。”
宛若隐形人的管家跟上。
只有管家知道,若今天不是要去吃馄饨,那个随从怕是没有命离开。
馄饨摊子开在城南曹氏街街尾,两间门脸,只卖馄饨。
年三十的大街上,连京都都只有无家可归的乞丐,和风尘仆仆晚归的旅人。
阖家团圆的日子,大家都和家人欢聚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