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页(第1/2 页)
&ldo;当年宁家一族受赵家牵连发配边关,现在赵家想办法救了咱们回来,所谓冤家宜解不宜结,两家的恩怨也该消了。方才赵允廷父子过来,给了我三万两银票,现在你们每房分一万两,算是补偿你们这么多年受的苦。&rdo;老太公拿出三个信封,示意三个儿子来取。大老爷没有动,惭愧道:&ldo;父亲,这钱咱们不能要。过去十几年咱们一大家子都受赵家庇佑,吃穿不愁,安享清闲,再说那事赵家也是苦主,儿子只是感慨命运多变,心中从未有怨。&rdo;他身后,一大家子男丁女眷脸色各异。二老爷二夫人也没有动,只有乔氏着急地扯了扯丈夫袖口,被宁晋书皱眉瞪了一眼。三老爷夫妻跟十四岁的儿子都是一脸淡然。老太公笑了笑,&ldo;拿着吧,咱们拿了,赵家人也安心,再说咱们初回京城,吃穿用度有的是花钱的地方,也是需要这笔银子。我老了,你们三个盯着点,钱要用在该用的地方,我收这钱是为了宁家小辈们安心读书不为生活所累,可不是为了让谁出去攀比的。&rdo;大老爷看看两个兄弟,恭声应是:&ldo;父亲放心,儿子们定牢记父亲教诲。&rdo;三人上前领了银票。老太公又道:&ldo;你们三个老了,跟我一样不用再去官场折腾,晋文晋礼晋书都四十多了,这辈子差不多也就这样了,倒是晋堂跟宁勤你们你个,如果想读书考进士,便努力三年,你们年纪小,还来得及谋划前程。如果不想埋头苦读,赵允廷父子可以替你们安排差事,你们是怎么想的?&rdo;十四岁的宁晋堂最先开口:&ldo;孙儿三年后参加春闱。&rdo;老太公点点头,宁家能否兴起,他现在也就指望小孙子了。重孙这辈,大房这边的宁勤宁俭表示愿意直接当差,宁正跟二房的宁德都小些,都想靠自己,决定三年后跟小叔一起参加春闱。人各有志,老太公并未干涉几个重孙的选择,他老了,管也管不了。见所有事情都商量好了,他走到众人身前,指着祖宗牌位道:&ldo;好,现在你们领了赵家的银子,也受了赵家的恩惠,那么从今日起,赵、宁两家只是姻亲,再无恩怨,日后再有人拿当年之事指责赵家,教唆宁家子弟寻仇,当家法处置,重则逐出家门。&rdo;他肃容而立,不怒自威,大老爷领着众人跪了下去,&ldo;宁家子弟,谨遵此训。&rdo;作者有话要说:人跟人之间就是这么现实,如果赵家也被打发到边关了,两家肯定会打起来,至少没这么容易讲和。现在赵家身处高位,宁家看淡的依然看淡,原本怨恨的拿了大便宜,当然不怨了,甚至乐意巴结……ps:这章人物有点多,下面最多只讲宁家二房,大家不用头疼哈,(__)☆、宁老太公在祠堂里跟儿孙们说话时,赵允廷跟赵沉一起回了武英侯府。赵沉侧目嘱咐老头子:&ldo;说完话就走,别耽误太久。&rdo;赵允廷假装没听出来儿子的暗示,直奔妻子那边而去。 赵沉原地站了会儿,摇摇头走了。他不是很想母亲再嫁父亲一次,因为他想母亲一直跟他们住,但他又希望父亲能得到母亲的心,两人好好过日子。母亲四十不到,他们当子女的再孝顺,也取代不了丈夫的位置。就像他,夜夜抱着妻子才睡得安稳,他希望母亲身边有人陪。再次来到妻子门前,赵允廷忽然有些忐忑。上次他是以担心宁家不肯原谅他为由近了妻子的身,如今这么容易就解决了宁家,妻子那么聪明,肯定能猜出来他其实一点都不担心吧?赵允廷确实不曾太担心。宁家说话最有分量的是老太公,老太公淡泊名利心胸豁达,即便为了宁家以后的前程,老太公也不会跟他翻脸。剩下来的三位老爷,只有岳父有些真才实学,其他两个就算没离开京城也不可能有什么建树,现在他给了银子给了他们子嗣前程,他们只会庆幸。那几个堂舅兄亲舅兄他也了解,都不是死脑筋的人,小辈们更不用说了,多数都指望沾赵家的光混个官呢。当局者迷,妻子太过愧疚才忘了这一层。大房三房的人妻子见不到,表面上跟赵家和气对于妻子而言就是原谅了,他跟儿子唯一担心的也就是二房有人心里不满,私底下惹妻子难过。进了屋,赵允廷将老太公收下银票一事说了。宁氏有些惊讶。她了解祖父,祖父收了钱,便是往事不究的意思,而祖父不计较,宁家基本也就不计较了。赵允廷怕妻子多想,搂着人解释道:&ldo;祖父说他们根本也没怨过你,对我是有些怨气,但知道我没有害死你也没有跟秦家狼狈为奸时,那点怨气也没了。兰容,你是宁家女儿,难道还不了解你祖父伯父他们的品性?&rdo;宁氏久久未语,过了会儿抬眼看向赵允廷,嘴角渐渐浮起一抹苦笑。是她想的太